湖心亭看雪主旨

《湖心亭看雪》的主旨有:

1、亡国之恨,家国之思:张岱生活在明末清初,1644年(顺治元年),他参加反清复明的斗争,失败后潜逃到山中写书;张岱1632年在湖心亭看雪,那时是崇祯五年,1647年左右,张岱写了《湖心亭看雪》这篇小品文,这时已经是清朝顺治四年,但是张岱还是坚持用明代纪年;当张岱问起文中热情拉着自己一起喝酒的人的姓氏时,对方却回答是“金陵人”,这看似答非所问,其实蕴含深意,因为“金陵”是明朝初期的国都。可见,张岱心中对于败亡的故国怀着深沉的眷恋和沉痛的怀念。

2、高雅脱俗的格调,傲岸自持的情怀:西湖少有大雪,连下三天的大雪更是罕见,这时游人与飞鸟都已经不见踪影,而张岱与金陵人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样的夜晚去湖心亭,欣赏雪后寂寥空旷的景色。别人欣赏的是热闹,他们追求的是“冰雪人格”。可见,张岱具有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个性。

3、痴迷天人合一的山水:大雪三天之后的西湖,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空、云海、山水浑然一体,一片混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一叶小舟和小舟中的两三粒人影。在广阔的天地中,个人显得那么渺小。但是,渺小的人,却能够领略山水的大美。特别是张岱这种具有才情与慧眼的人,更是痴迷于大自然的壮美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