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前两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关内容
-
赤壁赋与前赤壁赋的区别
赤壁赋与前赤壁赋的区别,,《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
-
赤壁赋暗含相对论
赤壁赋暗含相对论,,《赤壁赋》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明显接受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达生思想,而且在结构形式上,也是直接采用《庄子》主客问对的文体形式来展开全文。文中的“客”与“苏子”分别代表作者情感的正反两极,是一个人内心矛盾冲突的真实外现。一方面巧妙地、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彼时彼地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渺小与伟大等种种复杂情感的冲突与激荡.从而使文章开合自如,波澜起伏,渐...
-
竹节人7、8两段的表达效果
竹节人7、8两段的表达效果,,竹节人五六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 ,这属于反复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创造很是欣赏,很得意,很自豪。课文通过对制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 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能带来心灵快乐与满足的感情。...
-
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赏析,,《赤壁赋》赏析文章先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作者与客夜泛舟于赤壁的所见所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日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的组成一幅生动真切的画面。今人读来,犹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作者用极富浪漫色彩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客夜的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只有飘逸洒脱之人...
-
赤壁赋45段原文
赤壁赋45段原文,,1、赤壁赋:作者: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
-
赤壁赋34段原文
赤壁赋34段原文,,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
-
拟行路难其四扩写
拟行路难其四扩写,,我独坐院内的石桌旁,见水光浅浅,水线四散,命运之伤洒落心尖。这里以酒相伴,对天长叹。浊酒一杯,身前,没了方向;身后,松枝摇晃。无限愁绪涌上心头,想起“长途大念”的抱负,对望茫茫的前方。徘徊在院内的路上,四周沉寂,命运的不平借着酒的力量,浇注在双脚之上,举步如铅,太重啊!闭上眼睛,唱起了《行路难》;睁开双眼,高举酒杯,听到的是沉寂一片。 沉寂锁住了空气,锁住了我的声音,沉寂锁住了...
-
赤壁赋诗词
赤壁赋诗词,,赤壁赋苏轼 〔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
赤壁赋优质课一等奖
赤壁赋优质课一等奖,,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了两个人生观点,客认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所以哀余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苏子的人生观则更为豁达,他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苏子看来人与清风明月等同为天地造化,没有什么可自怜自叹的。可见苏子对有限的人生抱有的是多么大观的态度,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人...
-
赤壁赋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
赤壁赋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译为: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
-
赤壁赋白话文
赤壁赋白话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在这时喝酒喝...
-
诗词五首古诗鉴赏
诗词五首古诗鉴赏,,01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全诗旨在写静,却以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处理,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02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曾满怀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
-
古诗赤壁赋
古诗赤壁赋,,1、赤壁赋宋代: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
别了不列颠尼亚最后两段语言特点
别了不列颠尼亚最后两段语言特点,,《别了,“不列颠尼亚”》最后两段写“不列颠尼亚”号离港,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别了,“不列颠尼亚”》语言特点:语言含蓄,言简意丰。用语十分讲究艺术,精炼、含蓄,简洁、平实也成了本文的语言特色。《别了,“不列颠尼亚”》时序结构: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第一层(第2~4段) ,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
-
修辞立其诚7,8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修辞立其诚7,8两段在文中的作用,,修辞立其诚七八两段的作用是:“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乾卦·文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古人的解释要属孔颖达《周易正义》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德谓德行,业谓功业,九三所以‘终日乾乾’者,欲进益道德,修营功业,故‘终日乾乾’匪懈也。‘进德’则...
-
搭船的鸟你想到了什么
搭船的鸟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鸟的诗句: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2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4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5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7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
-
赤壁赋任凭小船飘荡江面上自由来去
赤壁赋任凭小船飘荡江面上自由来去,,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修辞手法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修辞手法,,许多诗中会使用许多高级的修辞手法,比如:通感,以动衬静等等。最近有朋友问:“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这句诗使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惊”和“鸣”,表面上打破了夜的静谧,实际上通过对声音的描述更衬托出山里的幽静与闲适。这句诗出自王维的《鸟鸣涧》。全诗将山间春夜中幽静美丽的景色描写了出来,侧重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优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