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丰子恺《陋巷》读后感
《陋巷》说的是丰子恺三次拜访马老先生的经历,记录了丰子恺由“学生的人”到“悟者的人”的转弯。即由渐变到质变。
丰子恺以《陋巷》为题陈述三访马一浮老先生的经历,其用意可谓别具匠心,隐喻的境界与刘禹锡的《陋室铭》应有异曲同工之妙,说的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说白了就是对物质生活的环境要求降到了最低,这样的环境往往是那些大师们精神与思想生活的栖息地,他们人格的厚重和智慧的深邃决不会为一个“陋”字所能淹隐。也许,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茨威格要这样描述托尔斯泰:“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归宿……”
陋的外在在常人看来定然是寂寞的,而对于大师们来说,这正是他们的追求,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最好去处。人生在世可以追求的东西有很多,但能够成就的境界并不多,要达到有境界的高度,耐得住寂寞是必须的,而且伴随寂寞的,是孤独,也许就是大师与常人不同之处。马老先生肯定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孤独的心,所以才几十年深居在那陋巷中,正如贾平凹说的那样:“尘世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大师们的成就正是在寂寞与孤独的地基上才得以建树。孤独意味着少有同类,若大师们的精神思想不是“异数”,又何以称得上大师呢?他们仅有的相通在于,都以寂寞和孤独为友。如是,就有这样的声音:我们到底是处于文化繁荣的盛世,还是活在远离大师的时代?
在常人眼里,世事无常,最难预料,丰子恺也曾因无常而困扰,但马一浮老先生却认为:“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乍听,这似乎有违常理:变化的东西怎么会比不变的东西更易于人画,仔细一想,还真有道理。无常总是具体的,由限的,突如其来也好,悲欢离合也好,天灾人祸也好,都能找到表达的具象,唯独“常”却难以言表,然而,在马老先生看来,常也是可画的,因为无常即常。
其实,人生的境界就如同在一条巷的安居,耐不住寂寞和孤独的人居在巷口,便于跑到繁华的大街上满足物的欲求,而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的人则居于巷的深处,以此求得心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