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人物特点分析

1.诸葛亮:少有大才,自比管仲,乐毅,谋定而思动,希望自己闻达于诸侯、留名在青史,于茅庐中等待刘备,最终两个达成协,志在平定天下。

2.刘备:当时曹操基本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剑指荆州,刘备能三顾茅庐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但其人善忍又有谋略,在荆州待了六年听了别人的意见放下皇叔的身份去茅庐中请诸葛亮。

3.关羽:三顾茅庐中关羽虽然很不屑诸葛亮,又为刘备而感到气愤和无奈,但却一直隐忍下来,不像张飞那样抓狂,这说明了关羽高傲却顾大局。

4.张飞:从当时的话“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就可以看出是一个莽撞之人。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刘备带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诸葛亮远游;第二次仍未见到刘备便留下书信抱着未见到孔明之遗憾冒雪返回;第三次诸葛亮在午睡刘备等他睡醒更衣后才终得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感动答应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