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所以我一一记下了当时与会的人,摘录了他们做的各种诗赋文章,即便时代发生了变化,世事已经不同了,但是人们发的感慨的缘由,还有人们的思想情绪还是一样的。这句话是出自魏晋的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在公元353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在兰亭跟一些当地的名流高士一起举行了风雅集会,在这个地方入会的人可以轮流作诗,各自抒发了自己的抱负,而且将他们所做的这些诗都抄录成集,之后大家公推王羲之为这些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兰亭集序。

原文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