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的主旨

《荷花淀》的中心思想:描绘了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突出了白洋淀广大妇女在抗敌斗争中表现的思想境界及战斗风貌,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内容梗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创作背景

《荷花淀》是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1自然段),水生参军,夫妻话别。这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1层(第1~4自然段),月夜编席;

第2层(第5~29自然段),夫妻话别;

第3层(第30~31自然段),水生离家。

第二部分(第32~61自然段),探望丈夫,归途遇险。这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1层(第32~38自然段),探望丈夫;

第2层(第39~47自然段),扑空归来;

第3层(第48~61自然段),淀上遇险。

第三部分(第62~85自然段),伏击歼敌,锻炼成长。这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1层(第62~65自然段),伏击歼敌;

第2层(第66~84自然段),意外相见;

第3层(第85自然段),组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