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林泠
![送行林泠](https://www.zdzd.net/z/no/114.jpg)
那挂上红灯驰来的
是最后的一班车
你轻轻跃上去,不要回头
我看得见你的影子
真奇怪啊,为什么冬天竟会不冷
为什么,一份联想永不能被分割
纵然那悬着红灯的车已驶来,载你离开
而我的归途上,雨落着
有人竖起大衣的领子……
林泠,1938-,本名胡云裳,广东省开平县人。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 现任职美国化学界, 主持药物合成研究。 林泠早期的诗风婉约优美, 感情真挚深刻, 体裁秀丽自然,是台湾诗坛上一位重.....
林泠古诗词作品: 《不系之舟》 《送行》 《阡陌》 《三月夜》 《散场以后》 《星图》 《造访-你必然惊异》。
相关内容
-
写读后感新颖题目二十个
写读后感新颖题目二十个,,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直接拟题比如读《生命生命》、有感《生命生命》...
-
锦瑟诗词
锦瑟诗词,,《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
-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作者是谁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作者是谁,,桑兰。桑兰,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参加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作为曾经的中国体操的旗帜性人物,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桑兰始终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不幸只会让她更加的成熟。她的辉煌诉说着她的成长,她的人生低谷,也得到好心人不断地鼓励。她说,...
-
《锦瑟》主要内容
《锦瑟》主要内容,,《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
-
锦瑟简介
锦瑟简介,,《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
-
锦瑟二手
锦瑟二手,,《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
-
海鸣威老人与海一个人
海鸣威老人与海一个人,,1、《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2、海鸣威是英皇星艺的男歌手。2007年1月13日与英皇群星一起发行合辑《光荣与梦想...
-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一等奖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一、感知层次: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二、感受层次: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三、感悟层次:1、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2、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教学重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教学设想】1、教具...
-
南极代表生物是什么
南极代表生物是什么,,提起美丽的南极,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联想起很多词汇,“浪漫”、“极夜”、“极光”等等。南极是南极点处一片区域的统称,而南极大陆也是地球上目前为止唯一一块没有人类居住的土地。虽然南极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有一些动物却可以在南极生活的很好。南极的代表性生物就是企鹅了,企鹅又被人们称之为“海洋之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而全球的绝大多数企鹅都生活在南极区域。企鹅再陆地上走起路来像是一...
-
锦瑟李商隐诗风
锦瑟李商隐诗风,,李商隐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据说,他早年曾苦恋过一个女道士,并且可能有其他的恋爱经历,但都没有结果;婚后,他与妻子感情极好,然而妻子又在他三十九岁时去世。因此,在他的心灵中,爱情带来的痛苦也是极深的。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经历中爱而不得和得而复失的悲哀,使李商隐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为排遣愁绪,原本对佛老倾情的李商隐与佛教的缘分更深。所谓“三年已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
-
庖丁解牛800字
庖丁解牛800字,,【庖丁解牛的典故出处】(战国)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典故释义】庖丁:厨师;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庖丁解牛的历史典故】:战国时期,梁国有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专门负责替梁惠王宰牛。他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全部都像音乐一样动听,而且他...
-
只有一个地球作者是谁
只有一个地球作者是谁,,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作者是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美国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一书,是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为这次大会提供的一份非正式报告。本书是世界环境运动史上的一份有着重大影响的文献。《只有一个地球》这本书副标题为《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是一本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该书是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B.Ward)和美国微生物...
-
微笑着承受一切作者是谁
微笑着承受一切作者是谁,,《微笑着承受一切》作者是桑兰。作者介绍:桑兰,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参加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2002年进入北京大学新闻系攻读学士学位,2007年7月。从学校毕业。2008年成为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同年担当北京奥运官方网站特约记者。2011年4...
-
海伦.凯勒的老师叫什么
海伦.凯勒的老师叫什么,,海伦·凯勒的老师叫安妮·莎莉文。安妮·莎莉文,1866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的一个小村庄——食禄岗。父母的故乡是爱尔兰,1860年逃荒来到美洲新大陆。依靠父亲给附近农场打短工的工作,糊口问题总算解决,但是家中并不富有,不幸一直盘旋在这个家的周围。3岁时,安妮患了很严重的沙眼,却因家中贫穷无钱医治,导致安妮的视力恶化,只有微弱的视力。1874年,母亲得结核病死...
-
雨霖铃人生境界
雨霖铃人生境界,,《雨霖铃》是唐·张祜诗,出自《全唐诗》。安史之乱中【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官军收复西京长安,明皇自成都还,于望京楼命乐工张徽奏《雨霖铃曲》,不觉凄怆流涕。此曲后用作词牌。张祜此诗系采用唐教坊《雨霖铃曲》而作。全诗共四句,以追述始,写唐明皇自蜀返京,由蜀入秦,恰逢霖雨之夜。地点、情景依旧,然人事全非。使人睹此情景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安史之乱,唐明皇仓惶出逃,联想起马嵬坡“六军不...
-
冷战策士:乔治·凯南
冷战策士:乔治·凯南,,18日,美国各大报纸,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在重要位置刊登了一则讣告,宣告101岁的乔治·凯南去世,在对于他的评语中,记者们分别使用了“杰出的外交官”“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等不同的名字,但是有一个名字是相同的,那就是乔治·凯南被公认为冷战时期的“遏制”理论之父。遏制政策和马歇尔计划乔治·凯南生于1904年,1925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之后1929年到1...
-
七颗钻石中小姑娘把水罐递给
七颗钻石中小姑娘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
-
郭沫若女神读书笔记3000字
郭沫若女神读书笔记3000字,,《女神》读书笔记《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确立了郭沫若作为中华新文学浪漫主义诗人的崇高地位。它的横空出世强烈地震撼了当时的文坛和许多青年人的心灵,成为五四运动时代精神的集中代表和象征。当我读完郭沫若的这一部诗集之后,被其中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深深震撼了,当我又联想到如今社会中一些人的行为,又感触到了很多。《女神》对当时的旧时代大加诅咒,对于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