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知县县长有什么不一样

1、名义不同

县令是中央任命的地方官,正经的国家权力代理人。只要不犯错误,县令不能随意更换、调岗。权知县事的知县就显得无名无份,因为是临时差遣,个人权威要比县令差一截。同时知县作为差遣,人事关系在中央,随时轮换调动都没问题。从明朝开始,县令正式退出舞台,知县成了唯一称呼。

2、权责不同

秦汉时期,县级机构的职能和架构都效仿中央,县令不但负责税收、治安、诉讼等行政职责,还拥有一定的军权。直到宋朝,县令下还辖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明清时期,知县的最大职责就是税收,治安和诉讼有很大一部分被剥离给了乡村缙绅。

县令虽然是政府最底层的官员,但由于直接同百姓接触,能够左右一县吏治,决定一县兴衰,可谓位卑而任重。

3、地位不同

县令的地位普遍要比知县高。虽然在古代县令和知县都为一县长官,但是宋之前的县令的地位却是要比知县来的高。

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县是大于郡的,也就是说县令是大于郡守的,同时当时的县令是受国君直辖的,而据《说文》载:“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就是说只有上大夫才可授封县,可以说毋庸置疑此时的县令绝对是属于地方上的“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