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逻辑错误

1、同语反复

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

循环定义是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在这个定义中,定义“丈夫”必须用“妻子”这个概念,而定义“妻子”则必须用“丈夫”这个概念,因此,这个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

3、概念不当并列

对概念分类的标准不一致会导致概念不当并列的逻辑错误。

4、偷换概念

在同一思维中如果没有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5、转移论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例如:有人向执法人员质疑乱罚款的问题,执法人员说:“罚款本身不是目的,严格执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6、自相矛盾

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7、两不可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于是非问题必须作出明确而肯定的回答。否定了其中的一个,就必须肯定另一个。否则要犯“两不可”的逻辑错误。例如:“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

8、以偏概全

这是不正确构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出现的逻辑错误。

9、循环论证

这种错误发生在一个论证中,论据的证明需要依赖前提的情况。例如: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这样揭露了顽固派的诡辩手法:“你说谎,卖国贼是说谎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10、倒置因果

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的一种方式。因果关系一方面具有相对性,即一个现象对于某现象来说是结果,但对于另一现象来说又是原因;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又具有绝对性,即因果链条的每个环节来说,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可倒“因”为“果”,也不可倒“果”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