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中没出息指的是什么
“《枣核》课文中“没出息”指(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
《枣核》是一篇优美散文,选自《萧乾文集》,已被编入:上海教育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作者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 化名萧若萍,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在北京崇德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
相关内容
-
东平景色让我陶醉
东平景色让我陶醉,,我去过许多地方,如北京、内蒙古、东阿等,可这些地方都没有什么让我陶醉的东西,但东平的两大美景可真的饱了我的眼福。东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这里有两大美景,分别是白佛山和东平湖。白佛山虽然没有泰山那么雄伟,东平湖也没有西湖那么秀丽,但也很值得观赏。白佛山,东平比较有名的一座山。远远地,那几百级石阶弯弯曲曲地从空中抛下来,宛如一条长长的蛇在游动。在山脚向山顶看,你会觉得这座山很高,矗立...
-
缅怀革命先烈心得体会800字
缅怀革命先烈心得体会800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不知不觉我的眼前浮现出:“可恨的敌人,把竹签钉进江姐的食指”;“邱少云被烈火烧焦,身体却纹丝不动”;“年仅19岁的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1927年的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受尽各种严刑拷打,还是没有屈服”;“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杨靖宇,只身与数千名日军战斗了五天五...
-
雇佣和雇用的区别小学语文
雇佣和雇用的区别小学语文,,一、雇佣和雇用的区别。1、雇佣关系会存在上下级管理的情形,而劳务关系只是平等主体以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关系。雇用关系是指受雇用人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间内,接受雇用人的指挥与安排,为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的劳务,雇用人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劳务并依约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
-
圆明园的毁灭700字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700字读后感,,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在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那破碎的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砖石在风雨中呜咽着,似乎向人们悲伤地倾诉着什么。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
-
热爱生命高中语文课文
热爱生命高中语文课文,, 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y: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消磨”,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这些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入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平将已打发、消磨,并目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
-
高一人教版语文师说原文
高一人教版语文师说原文,,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重阳》)3.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
-
语文师说原文及翻译
语文师说原文及翻译,,《师说》全文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 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 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从 师...
-
相信未来是谁写的
相信未来是谁写的,,1、《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2、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
-
故都的秋 是哪里
故都的秋 是哪里,,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北京。《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
高一语文师说原文
高一语文师说原文,,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
-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200字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200字,,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愤怒与惋惜。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350公顷,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它集国内外名胜40景观,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各种艺术珍品和各种图书文物。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一扫而光;不仅如此,他们...
-
圆明园的毁灭600字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600字读后感,,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人们为申奥成功欢欢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个百年的恶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就在前几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在过去所受到的屈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
圆明园读后感评语
圆明园读后感评语,,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在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600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600字,,1、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在过去所受到的屈辱!2、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那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而且,他们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我...
-
《哦,香雪》的人物形象
《哦,香雪》的人物形象,,香雪是个淳朴善良的女孩子,拥有一颗纯美的心灵,热爱学习,对于外面的世界有着好奇和向往,有一颗真挚纯良的心。香雪是村里唯一的初中生,她和其他姑娘到底是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和追求,比如,她在火车上她会注意到别的姑娘都忽略的“皮书包”。虽然,她胆子最小,但她感兴趣的话题,她会无所畏惧地发问,她抓空儿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香雪有着洁如水晶的眼睛,有着...
-
本命年的回想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本命年的回想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不同点:《本命年的回想》意在反映民间过年的传统习俗,在怀旧中获得“返老还童”之感,所以作者的叙述比较客观,饶有兴趣;而《过年》旨在表达作者对过年陋习的否定态度,文章是从“我”的这种态度出发来叙述过年的风俗人情的,体现了作者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思想。《本命年的回想》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创作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京郊运河家乡过年的情景,文章以主要的篇幅写了家乡火热的春节景象,...
-
枣核按照什么顺序
枣核按照什么顺序,,出生时间的顺序叙述。《枣核》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枣核,讲述了枣核如何的勤劳能干,运用自己身体特别小,容易藏匿、躲藏的特点,偷偷赶回了被官府牵走的牲口,被抓之后,不光没有被挨打,反而害得县官挨了打,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故事,这个民间故事充分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批判了县官的专横跋扈,赞美了枣核的勤快、聪明、动作灵敏、敢作敢当、机智勇敢。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夫妻俩生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