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苹果树读后感

近日,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颗苹果树,经过漫长的分枝抽叶,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一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了,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我得到20%!翻了一番。”这颗苹果树心理平衡了。我们会反问得到很多果子很重要吗?如果它选择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也有可能,他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有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态度不同,结果亦不同。

故事读完了,留给我深深地反思,它就像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了我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这则故事隐喻了我们的成长,对自己、对工作、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决定了自己以后的发展。让我想到很多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依旧沉迷于学生时代的风光,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他们几个闷棍,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并不成正比,就像每年努力开花结果的苹果树,自己只享受了很小的一部分,与期望相差甚远。于是,他们愤怒、他们懊恼、他们牢骚满腹„„最终,他们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却忽视了这样的心理正在不断的让自己枯竭。几年过后,他们会习惯于这样的自嘲:“老了,成熟了。”但实质是,他们已经没有了刚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早已停止了成长。

中国有句古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用道家的话解释就是顺其自然,不要强求。其实,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就像是网络游戏里面的做任务。领取任务后,我们会努力的去完成,当你交了任务,你就获得了经验、金币或游戏币,得到奖励后我们又会接受新的任务。而我们生活中,有时完成了任务,只能获得经验,却没有利益奖赏,所以很多人觉得生活没意思,不幸福,不愿继续完成任务。当你去完成某项任务时,请先自问一下自己,你看中的是经验,还是利益?在客观条件不能改变的前提下,我们能做的是从主观上努力,提高做事效率,不仅要提高速度,而且要一举两得,尽量追求人生的高点。我们做事的过程中,也许会成功,也有可能会失败。那么当你成功的时候,你会认为是因为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而当你失败的时候,你会认为是运气不好吗?或者相反,两种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你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