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微课

《沁园春·长沙》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词,实现“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学目的。

2、强化诗词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感受诗词意境。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

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

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沁园春·雪》(九年级上),导入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词知识。

二、预习检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参看注解,将词中每句大意顺畅地说出来。

(二)将疑难词句、关键词句、精妙语句找出来。

(三)整体感知:

1、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各概括了哪些内容?你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这一组典型的画面塑造了词人什么样的形象?体现了诗歌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这一组典型画面刻画了词人高大的光辉形象,体现了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性。

2、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立、看、怅、问、忆

3、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它们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写的?

看: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各种并置景物)

并置式诗人(我)

忆:指点、激扬、击水、浪遏飞舟(各种活动并置)

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并说说各领起几句。

上阕“看”字;领起七句。

下阕“忆”字;领起八句。(“恰”领起4句。)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夸张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色彩缤纷对仗

天空:鹰击长空       (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       (鸟瞰)

下阕——抒情: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

战斗风月:携来百侣曾游

年龄气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战斗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4、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

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

5、全诗的'诗眼'是什么?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四、阅读鉴赏

(一)简析上阕

(二)简析下阕

五、品评鉴赏

六、想象能力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四步:

1、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2、染上颜色: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词。体味词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词句和开阔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