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论断是否具有充分合理性

我认为具备合理性。

首先“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先王属于个例,也有反面例子(周武王等)。因为个例不具备典型性,那么以此做的推论得出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便不能成立。况且,仔细思考,有哪个先王是以仁政统治天下的?几乎都是先以武力一统天下后设定法律的。可孟子的推论看起来无懈可击,是因为他的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又善用譬喻说理等其他修辞。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