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给我的启示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像没学一样,而只思考不学习也终究是失败、无用的。我们所学的课文《学与问》揭示的就是这个“把学、问、思结合起来”的道理。

课文向我们列举了两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伟人从小勤学好问、善于观察思考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我发现他们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能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思考探究。比如哥白尼小时候都是从我们习以为常、见惯不惊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还有沈括针对白居易的诗篇提出的疑惑。这些例子都是教我们要在学中问,问后思。

就拿我来说,我平常读书时只会关注文章内容以及书中的注释,根本没有想到要理解作者句子背后的含义,也没有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就想也没想直接跳过。即便提出了问题,我也没有更深一步地寻求答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学过《学与问》后,我尝试将“学、问、思”结合起来读书学习,效果果然比以前的读书方法明显:我读一本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或词语,就将问题列到一张纸上。待读完书后,再仔细地回头结合书中的情景找答案。慢慢地,我的词句积累越来越多,比起以前收效甚微的读书方法这是大相径庭。

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方法是要发现问题,并在发现问题后努力去探求、寻找问题的答案。要想求得真知,就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思考结合自来,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