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勤奋读后感800字

今天我读了王安石的《伤仲永》,心中不免有些惋惜,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金溪县有个平民叫方仲永,世代都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还不知道文房四宝。有一天,他忽然放声大哭,问父亲要这四样东西,父亲很诧异,从别人家借来后给他,仲永接过后立即写了四首诗,并题上自己的姓名,同乡的人都来观看,并说是神童。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立即便能写好,同乡的人都很稀奇,渐渐他的名声大了,人们都把他的父亲当做上等客人看待,有的人还用钱来让伤仲永作诗。父亲见有利可图,便不让他上学,天天拉着他去拜访同乡人。

当他十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不能与之前相比了。当他二十岁时,已经没有新的诗可作了,也就是说他的才能已经消失了。

王先生说再聪明再神童的人,后天教育不做好也不能成才;再笨再傻的人,后天教育做的好,再经过自身的努力,也能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但有的是天才,后天的教育做的好了,后来怎么还是没成才呢?读下面的例子你就会明白了。一少年大学生钱某,十二岁熟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闲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最后荒废到退学当了油漆工!为什么哪?天才也需要谦虚和勤奋,踏实和努力。

又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常常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长了,他的双眼渐渐的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不是天才,但他恒心和努力成就了一生的辉煌事业。

我赞成王先生的话,人成才在于后天的教育,更在于自身的努力。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不是起决定因素,我们还是要做好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踏踏实实的学习就会成为栋梁之才,反之,天资在好,如后天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的。

简单的说就是:“受至于人”而不是“受之于天”,记住一句话:天才在于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