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郭沫惹诗歌特点: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3.赏析诗歌使用的艺术手法,感受意境美。
4.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
5.理解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相关内容
-
季氏将伐颛臾实质
季氏将伐颛臾实质,,《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创作背景: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鲁哀公时,季康子为...
-
石钟山记内容梳理
石钟山记内容梳理,,《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
-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十八岁和其他》的教学设计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
-
盘古开天地30字
盘古开天地30字,,盘古用斧头开辟了一个世界,并化成了万物。 《盘古开天地》表达了盘古开创世界的博大胸怀和无私献身精神。拓展: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
-
猴王出世人物性格特点
猴王出世人物性格特点,,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敢作敢为,身手不凡,天真无邪,机灵可爱,无忧无虑,勇敢好斗,顽皮,自由自在,对群猴友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猴王出世》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作者写的是一只欢快跳跃的猴子,用的语言也非常短...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详解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详解,,《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
-
石钟山记感悟
石钟山记感悟,,《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
-
藏戏58座说明什么开山鼻祖说明什么
藏戏58座说明什么开山鼻祖说明什么,,《藏戏》58座铁索桥说明唐东杰布造的铁索桥很多,“开山鼻祖”说明唐东杰布在藏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藏戏》课文主题:本文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述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藏戏浓郁的雪域传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赞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藏戏》课文分段:第一种:第一部分:(1—3) 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4—...
-
扯经是什么意思
扯经是什么意思,,中国语言博大精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地域相关的流行用语,今天就来讲一讲“扯经”。“扯经”是一个典型的四川方言,通常指一个人同另外一个人抬杠,与现在所说的“杠精”类似。但又与“杠精”不同,“扯经”也可以说是双方辩论或吵架。而且带有很强的胡搅蛮缠的意味。具体用法就是“xx和xx又扯经了”这里的意思就是,那两人又在吵架。如果是“你莫和我扯经”意思就是,你不要和...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背景,,创作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时代背景是:作者郭沫若受到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19...
-
中国石拱桥概括主题
中国石拱桥概括主题,,一、主题思想《中国石拱桥》一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二、结构思路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
-
白鹅5-7教案设计
白鹅5-7教案设计,,课 标 要 求1. 抓住事物特征从多方面描摹1. 学习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动物特点3. 学习用比较的写法突出特点4. 分清文章层次5. 品味朴实生动幽默的语言6. 体会作者的生活情趣学 法 点 悟1. 抓每段的关键句,如第一段的末句,其他段的首句,文章层次就一目了然了。2. 从文字的背后去发现一颗至纯至真的童心,怀着这颗心观察生活,你的目光会更敏锐,你的世界会更有情,你的文章也会...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环境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环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0分钟试讲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0分钟试讲,,教学目标:1、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意象、由景及人的过渡)2、进一步明确“意象”及其作用3、明确本诗的艺术特色并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导入:我们知道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为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那么中国第一首白话文诗歌呢?是胡适先生的《蝴蝶》: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回。剩下另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同学们也许会惊异于这...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导入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导入,,导入:我们知道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为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那么中国第一首白话文诗歌呢?是胡适先生的《蝴蝶》: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回。剩下另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同学们也许会惊异于这首诗文学性的匮乏,甚至感觉这不是一首诗。这首诗选自诗集《尝试集》,与诗集相对应的是“尝试”二字。作者在尝试什么?为什么要尝试写白话诗呢?用胡适先生的原...
-
石钟山记可乎前一句
石钟山记可乎前一句,,“可乎”上一句是: “而臆断其有无”, 这是出自于 宋朝 苏轼 所著的《石钟山记》。《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读音争议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读音争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
-
最后一课人物性格特点
最后一课人物性格特点,,最后一课里面最典型的人物描写应该是老师韩麦尔先生了,作者从小弗郎士的视角出发,透过儿童如轻纱一样不甚清晰、幼稚的目光,将韩麦尔先生身上隐隐约约散发出的动人光辉侧面地表现出来。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作者没能够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去。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装束、语言、行动来认识他,并体会揣摩他的内心情感。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