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父爱的实质

《高老头》父爱的实质是以金钱为基础,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而其父爱的基石是封建宗法的道德观念。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1834年写过一部关于父爱题材的小说《高老头》。小说以法国大革命时期为时间背景,以一位中年丧妻的面粉商人为主人公,展开了一场为爱而付出所有,却最终一无所获的孤独的父亲的形象。人们尊称高老头为高里昂先生,他本是有钱的面粉商人,穿着体面受人尊敬,妻子去世后曾有不少人想要嫁给他,可他却把全部的重心放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为了满足女儿无止尽的要求,他不断地降低生活标准,卖掉值钱的东西,而当她为女儿们倾尽所有即将死亡时,却没有一个女儿愿意去看望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明白。父母为什么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孩子,不该如此宠溺他们。从而发出:“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