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言四则提问

    寓言四则提问

    寓言四则提问,,问题: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出这四则寓言所阐明的道理。答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喻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喻那些自高自大、得意忘形的人;《智子疑邻》教育人们不可因人废言,要看意见正确与否;《塞翁失马》则借一连串的事实,告诉人们祸福相依、好坏共存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

    2024-01-11 0 知道
  • 种树郭橐驼传道理

    种树郭橐驼传道理

    种树郭橐驼传道理,,郭橐驼种树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否则将会导致大的危机。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种树郭橐驼传》赏析: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 ...

    2023-12-23 0 知道
  • 牛和鹅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牛和鹅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牛和鹅是什么体裁的文章,,牛和鹅不是寓言故事,牛和鹅有教育意义,说的是:由于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对待它们态度和做法不同。但是并没有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

    2023-12-22 0 知道
  • 河中石兽讽喻了什么现象

    河中石兽讽喻了什么现象

    河中石兽讽喻了什么现象,,第三段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和尚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此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其 ...

    2023-12-11 0 知道
  • 临安春雨初霁讽喻手法

    临安春雨初霁讽喻手法

    临安春雨初霁讽喻手法,,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 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 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 “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 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 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 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 年来薄似纱, ...

    2023-12-01 0 知道
  • 种树郭橐驼传的中心思想

    种树郭橐驼传的中心思想

    种树郭橐驼传的中心思想,,郭橐驼种树告诉我们的道理:1.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否则将会导致大的危机。2.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3.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种树郭橐驼传》赏析: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 ...

    2023-11-25 0 知道
  • 郭橐驼种树心得体会

    郭橐驼种树心得体会

    郭橐驼种树心得体会,,郭橐驼种树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否则将会导致大的危机。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种树郭橐驼传》赏析: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 ...

    2023-11-25 0 知道
  • 邹忌讽齐王纳谏划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划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划分,,第一层: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缘起。第二层:写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以小见大,以家比国,讽喻齐王—进谏的内容。第三层:写齐王虚心纳谏的过程和取得的巨大成果。《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 ...

    2023-11-16 0 知道
  • 种树郭橐驼传爱之太殷

    种树郭橐驼传爱之太殷

    种树郭橐驼传爱之太殷,,句意: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 ...

    2023-11-14 0 知道
  • 邹忌讽齐王纳谏含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含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含义,,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缘起。第二层:写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以小见大,以家比国,讽喻齐王—进谏的内容。第三层:写齐王虚心纳谏的过程和取得的巨大成果。《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 ...

    2023-11-09 0 知道
  • 张衡传234翻译

    张衡传234翻译

    张衡传234翻译,,张衡传234翻译: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 ...

    2023-11-06 0 知道
  • 种树郭橐驼传现实意义

    种树郭橐驼传现实意义

    种树郭橐驼传现实意义,,《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现实意义: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否则将会导致大的危机。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 ...

    2023-11-04 0 知道
  • 种树郭橐驼传讽刺了封建官吏

    种树郭橐驼传讽刺了封建官吏

    种树郭橐驼传讽刺了封建官吏,,《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该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该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 ...

    2023-10-31 0 知道
  • 临安春雨初霁讽喻表明诗人闲

    临安春雨初霁讽喻表明诗人闲

    临安春雨初霁讽喻表明诗人闲,,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 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 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 “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 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 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 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 年来薄 ...

    2023-10-30 0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