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脊轩志的文体

    项脊轩志的文体

    项脊轩志的文体,,1、《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他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感情。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2、《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 ...

    2023-12-13 0 知道
  • 项脊轩志写作背景

    项脊轩志写作背景

    项脊轩志写作背景,,《项脊轩志》创作背景:《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 ...

    2023-12-13 0 知道
  • 项脊轩志人物形象

    项脊轩志人物形象

    项脊轩志人物形象,,《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文笔细腻,情感真挚,耐人品味。正如明人王锡爵所说:“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屋,正是这间小小的书屋,记录了作者成长中的一些人和事,也见证了归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苍凉悲切,寄寓了作者凄凉身世的沉重慨叹。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作者对小轩的一草 ...

    2023-12-13 0 知道
  • 项脊轩到底是什么

    项脊轩到底是什么

    项脊轩到底是什么,,“项脊轩”是明朝后期著名的古文家归有光的书斋名。因其远祖归道隆住在 太仓(现在 江苏省太仓市)的项脊泾而命名 。示例:项脊轩,旧南 阁子也。——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 ...

    2023-11-27 0 知道
  • 项脊轩的含义

    项脊轩的含义

    项脊轩的含义,,项脊轩是归有光家中的一间小屋的名字。轩,即小的房室。归有光的远祖曾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居住。作者之所以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也 是有怀念家乡的意义。(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 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物是人非、三世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 ...

    2023-11-16 0 知道
  • 项脊轩是什么

    项脊轩是什么

    项脊轩是什么,,项脊轩,指的是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的名字。轩,小的房室。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之所以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是怀有纪念意义。《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物是人非,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 ...

    2023-11-16 0 知道
  • 项脊轩指的是哪里

    项脊轩指的是哪里

    项脊轩指的是哪里,,项脊轩指的是明朝后期著名的古文家归有光的书斋名。《项脊轩志》创作背景:《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 ...

    2023-11-06 0 知道
  • 项脊轩志表达物是人非的句子

    项脊轩志表达物是人非的句子

    项脊轩志表达物是人非的句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是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记事散文作品《项脊轩志》里的一句话。不是诗。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斗转星移的沧桑世事的感叹。中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当年亲手种下的,现在树已经亭亭玉立,枝繁叶茂了。可是妻子却早已不在人世,音容笑貌均不复有。我还有多少时日呢?《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杰作。它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 ...

    2023-11-02 0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