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银环蛇咬伤地判断及处理 银环蛇(详情介绍)

银环蛇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蛇,不过该蛇的性情相对来说比较温和,所以通常情况下,该蛇不会主动地去攻击他人,不过一旦其受到威胁或是在产卵孵卵期间,也有可能会出现主动进攻的情况。再加上该蛇昼伏夜出,所以那些外出旅行时喜欢夜晚走动的一定要注意。

银环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广泛分布于亚洲东洋界,在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区域均有分布,食性较广,蛙类、鼠类、鱼类、蛇类均捕食。银环蛇为前沟牙毒蛇,毒性以神经毒为主。

白环蛇是指游蛇科链蛇属中的黑白相间的一类蛇,曾经为白环蛇属,通过分子研究,被划入链蛇属。白环蛇无毒,一般捕食小型蜥蜴或蛇类。

银环蛇和白环蛇相似之处:

1.身体花纹都是黑白相间。

2.都喜欢在夜间行动。

银环蛇和白环蛇不同之处:

1.银环蛇成体体型较大,可达1.5m以上,一般在1m以上。而白环蛇为小型蛇类,成体一般1m以下(白链蛇除外,成体可达1m以上,但白链蛇的白色环远细于黑色环,与银环蛇区别,但也不排除有的银环蛇白色环也较细)。

2.银环蛇背脊一般较棱起,横切面类似三角形。而白环蛇身体为圆柱形,横切面为圆形。

3.银环蛇头部呈椭圆形,和颈区别不明显。白环蛇头部多成梯形,与颈部区分明显。

4.银环蛇夜间喜欢在溪流附近或溪流内活动。而白环蛇一般在潮湿的树丛或灌木丛内活动。

无论幼体或者成体,银环蛇背脊正中的一行背鳞(可称为脊鳞)为明显扩大的近似六角形的大鳞,与其它较小的菱形背鳞相区别。而白环蛇无此特征,背鳞大小一致,均近似菱形。

野外银环蛇咬伤地判断及处理 被蛇咬后做适当的处理

如果在野外见到黑白相间的蛇类,第一反应是都作为银环蛇处理,立即避开到安全距离,即离开蛇头至少2/3体长距离。然后可观察上述特征,确定是银环蛇或白环蛇。如果确定是银环蛇最好立即离开。

如果真的在野外不慎被银环蛇咬伤,必须最快速度作以下处理:

1.立即拨打120寻求帮助。

2.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乱跑,这样做会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中毒情况。

3.找到有流动的水,清洗伤口。在将伤口以消毒刀片切开成十字型, 但创口不宜过深,边清洗边挤出毒血。

因为在被银环蛇咬伤后,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全身性症状,只有轻微痛感,这容易被伤者忽视其危险性。但2~6小时内,由于其神经毒素开始发挥作用,病人必然会发生头晕眼花、语言困难、意识模糊、自主呼吸丧失等症状,所以必须在最快时间赶往医院,医院必须有呼吸机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如两者有缺,而短时间不能赶到更好的医院,保证有呼吸机优先。送医途中,如果发生自主呼吸丧失,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但是要避免压胸的行为。在医院若治疗得当,一般3-5天后就会慢慢地恢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