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尾兔 (学名:Lepus oiostolus)也叫高原兔,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成兔体重3千克,身长44厘米,耳长为体长的1/4。体毛浅灰棕,殿部青灰,尾毛浅白,尾基有灰斑。仅分布于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灌丛中,穴居,以棘豆、苔草等高山植物为食。

青藏高原上的小精灵——灰尾兔 灰尾兔(详情介绍)

  外形特征:

  灰尾兔又叫高原兔,体形较大,体长平均42~48厘米,尾长约10厘米,耳和后足较草兔为长,耳长10~13厘米,后足长12~13厘米;体重约2000~2950克。毛被丰厚。冬毛:一般似草兔,颈部浅黄,略带粉红色,耳端外侧黑色,体侧面有长的白毛,臀部灰色;尾上面中间有一个纵纹,呈灰色、褐色、褐灰色或灰褐色,其余白色,或带灰色;喉部为浅棕黄色;胸、腹部白色;足背面白色,略带粉红色和浅黄色。夏毛:体背面呈沙黄色或灰褐色,多数毛尖有弯曲,使毛被稍呈微波形;臀部也呈灰色;体侧面无长的白毛。颅骨吻部较长,约为颅长的38.4眶上突(即眶后突)上翘,其顶端超出颅顶最高水平线。鼻骨前蠕不超过上门齿前缘垂直线。下颌骨冠状突向后倾斜,吻部细长。

  分布:

  分布于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印度、中国青藏高原和甘肃、西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灰尾兔栖息于高山草甸、灌丛等地带及其附近的森林内,广泛分布于高海拔地区,向上最高可分布到海拔5200米处,可以称为垂直分布最高的兔类动物。极强的适应能力使它们可以生活在干燥得连以善于高原生活而著称的鼠兔类都不愿意栖息的荒漠草原上和陡峭的山腰上。高原兔昼夜活动,尤其是晨昏活动最为频繁。在开阔的地方它们常挖出一条大约25~40厘米长的坑,一端很浅,一端有15厘米左右的深度,然后蜷缩着臀部安静地在卧在坑里。它以草本植物、灌木嫩叶等为食,也吃农作物。

  生长繁殖:

  春季发情交配。一年繁殖2胎。每胎产4~6仔。灰尾兔平时胆小,性情温和,然而一到3~5月的交配季节,就一反常态,不再像平时那样谨慎而隐蔽,变得异常活跃,整天东奔西窜寻找配偶。为了获得雌兔的青睐,雄兽常常欢蹦乱跳,嘻戏狂欢,跳跃时做出各种怪诞的动作。在这段时间里每只雌兽的后边都会跟随着几只雄兽,有时六七只雄兽为了争夺一只雌兽而相互角逐,激烈争斗。它们后腿站立,像拳击运动员那样,用前爪猛击对方,或扭打撕咬,最后取得胜利的雄兽才能与雌兽交配。[1]

  亚种分化:

1.指名亚种(也称模式亚种),体沙黄色,几乎无黑色,黑色毛尖的单毛极少;臀部银灰色,尾纯白或仅尾背面中间微带灰色。分布于西藏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以及新疆南部且末和昆仑山一带。

  2.柴达木亚种,体色类似指名亚种,黑色毛尖的单毛较多,臀部银灰色或银白色;尾上面有细灰纹,其余白色,毛基灰色。分布于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及甘肃中部。

  3.玉树亚种,体浅棕黄色,闯杂显著的黑色波纹,黑色毛尖的单毛很多;臀部毛色近似指名亚种j尾上面细纹褐灰色或灰色,其余白色,毛基灰色。分布于青海南部的玉树,四川西北,西藏东南部。

  4.川西亚种,体暗黄褐色,黑色毛尖的单毛很多;臀部暗灰色或铅灰色;尾上面纹较宽,呈灰褐色或褐色,其余带白色,毛基灰色。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西藏东部的昌都、江达、波密一带,青海东南部和云南北部。

  5.康定亚种,体茶褐色或更暗的黄褐色,黑色毛尖的单毛特别多;腹部青灰色、褐灰色,尾有宽的褐色背纹,其余带灰色。现仅知分布于四川的康定。

  6.青海亚种,体沙黄褐色,部分毛尖多为褐黑色;臀部带灰色,尾上面细纹灰褐色,其余白色,毛基灰色。分布于青海东北郡、东部、东南部以及匹川西北部。

  7.曲松亚种,体暗沙黄褐色,杂有黑褐色波纹,部分单毛毛尖呈褐色}臀部铅灰色;尾有短细灰色背纹,其余白色,毛基淡灰色。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