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多瘤病毒的简要介绍 亚历山大鹦鹉(详情介绍)

  多瘤病毒是一种死亡率高达百分之百的急性致死性疾病,该病又可称之为小鹦鹉病常见于14-15日龄的鹦鹉雏鸟,有着极高的危害性。最常爆发于金刚鹦鹉、锥尾鹦鹉、折衷鹦鹉、环颈鹦鹉(详情介绍)、爱情鸟、虎皮鹦鹉(详情介绍)这些品种当中。

  病毒通常会感染很小的雏鸟。经常可以看到刚孵出不久的小鸟因感染病毒而死去。大多数雏鸟在确诊后的48小时内死去。受感染的雏鸟接受治疗幸存下来之后,其生长速度要比正常的雏鸟更慢,长出变形的羽毛,有时候还会长出畸形的嘴和腿,而且很容易第二次感染病毒。

  这种病毒同样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成年鸟。在大型鸟场里出现多瘤病毒是很常见的。预防措施是严格地执行卫生守则,人们抓鸟的时候,病毒很容易通过人的手作为传播媒介蔓延开来。

  对于这种疾病,至今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如果在繁殖季节发现疫情,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停止繁殖直到下一年。预防方面可利用APV疫苗,对成鸟和雏鸟都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