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回忆无垢少女评测 是一部恋爱冒险游戏,也是对人性的深思的故事
《告别回忆:无垢少女》是最近上线steam的一款游戏,这款游戏的翻译名还真不错,十分完美的体验了游戏的剧情,一段发生在冬日的纯爱幻想曲。《告别回忆:无垢少女》的故事线分成了Light线和Heavy线两大分支。讲诉了男主现在和过去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这款恋爱剧情的游戏故事吧。
告别回忆无垢少女评测 是一部恋爱冒险游戏,也是对人性的深思的故事
在一周目中,玩家会首先进入Light线。由楠濑累转校开始,通过与嘉神川诺艾尔、志摩寿奈樱之间的三角恋情,解开自己的心结,迎来新的生活。在设定上,楠濑累有着一段难以启齿的童年阴影,这导致他长期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拒绝与外界交流。他惧怕陷入别人的事件当中,惧怕给别人带来麻烦。
然而,楠濑累本不是这样的人。
新的环境、新的朋友,逐渐引出了楠濑累心底的那抹善念。虽然他经常操着一口东北口音,把“老麻烦了”挂在嘴边,但是当朋友遇到困难,他仍然会选择出手相助。这里不得不赞扬下中文翻译人员,在对剧本进行本地化翻译中,使用带有中国方言特色的日常用语,大大增加了玩家对人物的亲切感。
楠濑累的性格设定并不出奇,但在贴合“告别回忆”这一主题上,起到了良好的托底效果——主人公必然会经历内心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告别过去拥抱未来,只看编剧的笔怎么写了。
人生总是充满着各种阴错阳差。在一周目中,我进入了嘉神川诺艾尔的感情线。不同于传统的恋爱游戏,嘉神川诺艾尔线将视角放在了校园欺凌上,恋爱反倒占比偏少。
《告别回忆:无垢少女》一个巧妙的地方,在于叙事角度的切换。对于大众而言,我们更习惯于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校园欺凌,往往忽视了当事人自己的所思所想。《告别回忆:无垢少女》恰恰给了玩家一个机会,通过嘉神川诺艾尔的视角,剖析校园欺凌事件中,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依托。展示了受害者在遭受欺凌时的痛苦、愤怒、挣扎,封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待欺凌者和旁观者的态度。
《告别回忆:无垢少女》通过大量的内心描写,使玩家更容易体会到当事人的情感波动。而在多视角内心描写的佐证下,楠濑累与女主角们的情感更为直观、明晰。反映在嘉神川诺艾尔身上,恰恰是出于纯粹的善,让楠濑累不自觉地介入到了嘉神川诺艾尔的私人世界中。嘉神川诺艾尔就好比是楠濑累的一面镜子,两人同样封闭自我,同样与世隔绝。拯救嘉神川诺艾尔,就是在拯救楠濑累自己。至于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则是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水到渠成地呈现在玩家面前。
在嘉神川诺艾尔线中,藉由校园欺凌展开的一系列事件,赤裸裸地揭露了语言暴力、群体冷漠对当事人的伤害。恋爱甚至只是辅助剧情的要素之一,而对青少年内心世界的关注、对社会性问题的思考,令这条感情线成为一个独立的、带有批判元素的青春爱情故事。校园欺凌这一题材近年来颇受关注,比如之前热映的《少年的你》,同样带有不少批判元素。在一款恋爱游戏中,直接、残酷地批判校园欺凌,无疑令《告别回忆:无垢少女》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告别回忆:无垢少女》展现出超过同类作品的人文关怀。甚至于,由此导致游戏中其它感情线,在格局上比嘉神川诺艾尔线小了很多,尤其是直接对照的三角恋对象——志摩寿奈樱线。
和嘉神川诺艾尔线比起来,志摩寿奈樱线更加符合传统恋爱冒险游戏的情感设定。而志摩寿奈樱的心路历程,必须通过嘉神川诺艾尔线作为对照,才能真正令人感同身受。而这正是《告别回忆:无垢少女》精彩的地方。在主线剧情上,嘉神川诺艾尔和志摩寿奈樱同处在校园欺凌这一主题下,两个人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形成一一对照的关系。面对欺凌,嘉神川诺艾尔的坚强,与志摩寿奈樱的软弱,虽然令两人的境遇大相径庭,但故事却进入到了相似的结局中,两位女生都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区别只在于主人公的情感归宿不同。
在嘉神川诺艾尔线中,志摩寿奈樱对待感情同样是软弱的,就像楠濑累路过的风景。她和主人公的相处方式更像是哥们儿,甚至于如果不是分支选项出现志摩寿奈樱,我都不会把她当做三角恋中的一员。只有在志摩寿奈樱线中,这三个人才终于想起来,要认真谈一场三角恋。这种感觉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玩家的代入感,产生为了三角恋而三角恋的疑问。
如果站在宏观的视角,去看整个故事,你会发现即便没有楠濑累的介入,世界还是会按照应有的样子发展。在Heavy线中,楠濑累没有介入嘉神川诺艾尔的生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别人的人生,嘉神川诺艾尔在周围朋友的帮助下,依然走出了阴霾。
从设定上看,主角们都只是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编剧也没有刻意将楠濑累塑造成拯救世界的英雄。虽然在某一刻,楠濑累会成为事件的核心,推动剧情解决矛盾,但社会的关爱从未远离,主人公们自身的成长、敢于直面挫折的勇气更加可贵。尤其是在校园欺凌中,这一点格外重要。无疑,这样的剧情安排更具说服力、更有现实意义,也令角色们更加真实。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通关Light线之后,会开放Heavy线,围绕三城柚莉和三城琴莉展开的故事,进一步阐述男主角埋藏已久的心结。这是个明显有意为之的设定,通过在Light线中埋下的诸多线索,充分勾起了玩家的好奇心。而一些支离破碎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男主角童年阴影的神秘感,令玩家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真相。
和Light线比起来,Heavy线中提供的剧情分支选择尤其丰富。但在剧情的逐步推进下,我已经有了明确想要选择的路线——三城柚莉线,并在潜意识里拒绝另一个选项——三城琴莉线。甚至于在通关三城柚莉线后,失去了尝试三城琴莉线的勇气。
在我看来,面对三城琴莉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情。我会害怕结局不如我预想的那么美好,害怕伤害到三城柚莉,即便《告别回忆:无垢少女》迄今所呈现出来的皆是温馨、甜蜜的纯美爱情。阅片量比较多的坏处,就是总能猜到结局。我猜到了三城柚莉的结局,但我实在不敢触碰三城琴莉的归宿。而这一切,皆是源自三城柚莉身上的一种心理疾病——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以及因童年经历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组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关系,楠濑累与三城柚莉是青梅竹马、与三城琴莉是初恋,三城柚莉和三城琴莉是姐妹。三城柚莉因妹妹的死,患上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创造出了本不存在的三城琴莉人格。楠濑累的心魔将情感寄托在了虚假的三城琴莉人格上,由此产生了一段“三个人”的三角恋爱。
在三城柚莉身上,我们能看到某种程度的讨好型人格。包括她在校园中努力成为“及时雨”,不断为别人排忧解难。而这一性格形成的原因,和她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姐姐这一身份往往被社会赋予了太多责任,包括更懂事、更谦让、更关爱妹妹。这些无形的压力势必会让三城柚莉压抑自己的情感,努力扮演好姐姐的角色。而这也成为其衍生出三城琴莉人格的原因。
这种讨好型人格反映在爱情中,令三城柚莉变得格外卑微。表面大大咧咧的她,反而心思格外细腻。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失望,为了不让所爱的人失望,她在努力扮演别人希望她扮演的角色。而别人往往也将她的付出看做理所当然,甚至无意间成为加重其心理疾病的帮凶。
在社会中,三城柚莉的性格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能够引起广泛共鸣。或许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一个和三城柚莉很像的人,可能是你的哥哥姐姐,也可能是一位热心肠的朋友。对予人玫瑰者,我们同样应给予其应有的关注。究竟为何这些人容易被忽视,值得我们为此反思。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治愈,需要多个人格实现整合,某一个人格上位成为主体,其过程漫长而痛苦。令人由衷感激的是,楠濑累成为治愈三城柚莉的精神药引,无疑这是最恰当也是最善意的安排。作为第三者,我无法对楠濑累的心魔感同身受,因此我也自作主张地为楠濑累选择了三城柚莉线,毕竟男人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选择逃避。
对于一部恋爱题材的游戏而言,《告别回忆:无垢少女》能够如此深入地剖析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形成原因、表现及治愈方式,关注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实属难能可贵。同时编剧又巧妙地将双重人格以三角恋的方式呈现出来,虽然残忍,但给玩家带来的冲击十分震撼。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楠濑累和三城柚莉本性上都极度善良,甚至不惜为对方做出牺牲,这就让本不应该存在的三角恋爱,变得更加虐心。
编剧通过巧妙布局,在Light线中埋下的多处伏笔,包括观众以为的一些真相,在Heavy线中给出了意料之外的答案,甚至是惊天反转。Light线与Heavy线也成为了一组对照组,在相互映衬下,整个故事结构更为丰满,人物形象更为鲜活。
与精彩的故事相比,《告别回忆:无垢少女》自身存在的一些瑕疵,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比如楠濑累是一个连“微信”都不知道的网络小白,而我们已经开启了钉钉网课时代,这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是不合理的。从塑造人物的角度看,引入网络社交,对于展现人物自身性格,起到了很好的帮衬效果。包括虚拟头像、用语习惯,甚至于说话密度,都能读出人物自身的一些性格特征。而这些内容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社交习惯,代入感极强。
另一方面,游戏中缺乏明晰的路线分支选择图,玩家往往需要用穷举法来进入不同的路线。这一部分功能的缺失,多少会增加玩家的无用功。剧情中个别中文字眼,也存在错用、重复的问题,略微影响阅读。不过瑕不掩瑜,精彩的故事以及鲜活的人物,值得玩家反复尝试多个路线,并最终揭开整个故事的全貌。
《告别回忆:无垢少女》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众多角色放在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链中,借由众多事件的推动,爱情如小桥流水一样沁入玩家心中,感人至深。多个路线中,角色们互为依辅,共同演活了这场冬日限定的纯爱故事。
《告别回忆:无垢少女》不是一个打着校园欺凌、心理健康问题的幌子,哭哭啼啼、徒有其表的伤痕文学。恰恰相反,主人公们在历经苦难后,成为了更勇敢的自己。就像游戏的名字一样,告别回忆——拥抱生活。从这个层面而言,《告别回忆:无垢少女》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款恋爱冒险游戏,更是一首展示人性的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