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和洛水(“洛神”究竟是谁?她到底是“洛水之神”还是“洛阳之神”?)

网友提问:

“洛神”究竟是谁?她到底是“洛水之神”还是“洛阳之神”?

优质回答:

“洛神”,是“洛水之神”,亦称“宓妃”“洛妃”“洛嫔”。

三国魏曹植有《洛神赋》。

其《序》曰:“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斯水之神,名曰宓妃”,说得很清楚了。

曹植所说“古人有言”,指谁?

至少,是指300年前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录其《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娴都。……”《索引》:“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

那么,“洛神”传说起源于西汉初年么?

不是。

再早约200年,屈原《离骚》云:“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配纕(xiang)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hua)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wei)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理兮,来违弃而该求。”

屈原《楚辞》这段,大意是,我坐上云师丰隆的云车,去寻找宓妃这位旷世美人;解我的玉佩,以表达倾慕爱心;让伏羲贤臣蹇修来作媒人;可她芳心未定,忽然拒绝了我的诚恳。晚上她回到西方的穷石,昆仑山的弱水在那里发源;早上她在洧水洗濯秀美长发,灿烂朝阳唤醒了沉睡的崦嵫山。骄傲女郎隐遁在山林;空怀绝世容姿卓尔不群;唉,她未免太无情无理了吧,我只好割舍她到处去找寻。

第一,真是绝妙好辞。第二,公元前300年前后,“洛神”的神话就一定在流传了。

但这是此传说之“源”吗?

还不是。

《楚辞.天问》曰:“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

王逸《注》:“洛嫔,水神,谓宓妃也。”

《天问》说,天帝降生了穷氏羿,传说他射瞎了河伯神的眼睛,还娶了河伯妻子宓妃,这是真的吗?

后世,大多将《天问》归在屈原名下,认为是他的作品。顾颉刚先生考证说,从《天问》记载的神祇,包括其用语,当形成于春秋之时,很可能经屈原流传了下来,但并非出自他手。

这样,关于“洛神”传说的源头,又要再早二三百年之上。

《天问》说到的“河伯”,名“冯夷”“冰夷”,其他古籍亦有记载。

《庄子.大宗师》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

《山海经.海内北经》:“冰夷人面。”《酉阳杂俎》:“冰夷人面鱼身。”郭璞《注》:“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

《山海经》,亦在公元前300年前后经邹衍及后学最终成书。但基础部分,为西周初王室舆图档案应可确定。

这也证明,“洛神”及“河伯”传说成型于春秋甚至之前是可信的。

继续“刨根问底”。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帝王重臣政、治文集。排在第一篇的,是《尧典》。

其曰:“(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在《尧典》中,“帝尧”其实代指“天帝”。他命令“羲和”,观测日月星辰,“观象授时”,制定历法。

“羲和”,此时是天帝重臣,也是伏羲女娲的最早文字表述。所以,现在很多学者在“标点”《尧典》时,常常在“羲”与“和”之间加“顿号”。

后来古籍中对伏羲的记载,贡献奇大——画八卦,以简单的符号概括天地万物;结绳记事;编织渔网;取火熟食,等等等等。

当然,女娲的贡献也不小。

(西汉太一与伏羲、女娲画像砖)

但是请注意,在《尧典》里,“羲和”原为一体。这里面,包含着上古先民的认知过程。

《尧典》“帝命羲和”,“羲和”又安排了他的四个臣下,分管“东南西北四方”和“春夏秋冬四时”,即所谓“敬授人时”。

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的楚帛书中,这四个“羲和”的臣下,成为了伏羲、女娲所生的四子,由原来的“分至四神”发展成了“创世四神”。此时,伏羲被看做是人类始祖,而女娲被称为“女皇”,即具有了“三皇史观”的萌芽。

发展到汉代石画中,伏羲女娲即普遍以伏羲女娲人身龙尾,缠绕相交的形象。

(东汉伏羲女娲石刻画像)

上古先民心目中的最高神,是“太一”,居住于天上的“极顶”或曰“穹顶”。“太一”,集阴阳于一身。这种形象,可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

“太一”的本义是“天一”,也就是天数一。《易.系辞上》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尧典》中的“帝尧”,是天帝“太一”或“天一”的化身。“帝命羲和”,原为一人化为伏羲女娲,即是生阴阳两仪。伏羲女娲育有四子,是为“四神”,亦即“两仪生四象”。

“羲”与“和”曾为二官,后为伏羲、女娲,其实皆是古人阴阳神明化的体现。这反映了古人对于天地万物形成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伏羲女娲不仅生了儿子,还生了女儿,就是“洛神”,这才符合阴阳转圜之古人观点。但生下的,不管男女,一定是神。

(宓妃河伯古画)

郭店出土战国楚竹书《太一生水》云:“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这就是古人的哲学观。可以帮助理解伏羲女娲何以生下“洛神”,还嫁与河神“河伯”为妻——河伯主河,即黄河;宓妃掌洛,即洛水,“河洛”正是华夏族孕育之地。

从这个角度说,“洛神”传说的起源,肯定是相当相当早了。

其他网友回答

答曰:肯定不是洛阳之神,古称『河洛女神』,囊括了从陕西华山到郑州嵩山,一大段洛河径流覆盖地区,只不过河洛盆地是主体流域。洛水在陕西商洛,雒河在河南雒阳,“洛”、“雒”因简化字合二为一,有人说原本是两个字,有人说一字异写。至早见于『洛出书,河出图』典故。这是大禹治水的一桩典故。

传说,伏羲氏于洛阳孟津渡,观洛河与黄河交汇而悟道,演绎先天八卦及复六十四卦,参透尽天地人三道运转秘密。伏羲氏别号“密戏”、“宓羲”,也许使了美人计,“嗔怪美艳”的宓妃横空出世,有说是伏羲的妃子,有说是伏羲的女儿。黄河之神为河伯,宓妃成了雒神,两人随即成了一对怨偶。

屈原《天问》曰:“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意为“天帝降下夷羿,祸害夏民。为何又射河伯,娶洛川妃为妻?”后羿射日,虽是不世壮举,但他妻子姮娥,还是“窃不死药”,飞升广寒宫。大概寂寞难耐,换日神弓又盯上了河伯。但这可不是夷羿的无脑举动。

▲这头神龟,可不普通,伏羲氏悟道时,就成隆重登场。传说该龟背妙不可言,24节361格,再加5棱脊,合计366(闰年)周天之数。……洛水神龟献瑞,或许就是宓妃出手了!当时是,天下鸿水泛滥,河伯可是重要的使坏者。大禹治水成功,【洛书】是关键法宝。因此上,夷羿射杀河伯,就动机很清楚了!

宓妃成了夷羿的妻子,夏朝气运之宝《洛书》,应该先后落入了后羿、寒浞和复国中兴的夏少康帝手中。宓妃可不是“邻家女孩”、“娴静夫人”,从一开始其形象就是一位个性乖戾、骄傲,美而无礼,淫乐无度的洛河水神。

屈原《楚辞》说她,“吾令丰隆乘云兮, 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盤。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屈原兴致寻访(楚庄王曾问王孙满周九鼎重),歙然扫兴而归。

▲关于“洛”字,文史密匙精选,汉夷契三语参照,从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简牍、帛书、汉隶和传抄古文全解码,【归藏文字告白,『外出受够凶猛刮风纠缠』曰洛/雒。】总之,洛河虽不如黄河携泥沙滔滔俱下,但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曰:“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冾娴都,靓妆刻饰,便嬛绰约。”东汉张衡《思玄赋》曰:“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蛾眉。”宓妃形象已是色艺佳人。

也许,河伯被夷羿欺上门射杀,后羿游猎途中被寒浞弑杀,两(或三)段不美好的婚姻,让“美而无礼,时发嗔怒”的宓妃,懂了人间事,收敛坏脾气,养成了庄重美艳的贵妇新形象。

如此才有了曹子建洛河邂逅甄宓,《洛神赋》一出,宓妃华丽转身。河南电视台端午节《祈(水下洛神舞蹈)》火出圈外,火到国际!

▲策划兼制片余镛仪,舞者何灏浩广州花样游泳青年赛的冠军。5月底,河南卫视带着“水下神灵”的主题第一次找到这个团队。

曹植《洛神赋》模仿战国楚?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洛神宓妃从“问题少妇”,到“河洛神女”完成华丽转身——

……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结  论:宓妃是河洛神女。既不是洛水之神,也不是洛阳之神,“洛水”、“洛阳”于洛神宓妃而言,格局也太局促了些。而『洛水之神』宓妃的称呼,只是汉末人如淳的说法,《史记·司马相如传》中《上林赋》,如淳注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 ,遂为洛水之神。”不足取信。

其他网友回答

就是洛阳吧,武则天赋予洛阳神都。洛阳没有开发好的文化项目。部落起国(国中之中),武则天(独一女皇)即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四大发明有三),河图洛书(八卦周易文化),杜康酒(中国第一酒乡),二里头(最早的华夏宫城),周公解梦(),河洛大鼓(戏曲大舞台),玄奘故里(佛教汉传第一人),国花牡丹(中国第一花),石窟文化,白马寺(汉传归来第一寺),老君山(道教文化圣地,老子故里),关公像。洛阳宫灯(夜间商街文化),洛阳水席(古都一桌宴)。洛阳博物馆(绝对的古老)。好地方。

其他网友回答

轻浮公子追求心中女神求爱用的《洛神赋》,“安排“成了洛神?有文化有创造能力!敬佩

其他网友回答

洛神是陈思王曹植臆造出来的一个神话人物,为洛水之神。

曹植在《洛神赋》序中说: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曹植就在赋中塑造了一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神女形象,是为洛神。洛神不仅容止惊艳,衣裾华丽,关键还极通人情——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当。

这样的女神谁不心动?这样的艳遇谁能抗拒?难怪陈思王“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其实,曹植是借洛神而心有所寄。

一说是他在追怀自己的妻子甄氏,此说可信度不高;另一说是曹植“托词宓妃,寄心文帝”,此说比较符合他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曹植一直有一个理想,在《与杨德祖书》中,他这样描绘了自己的志向:

勠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但不幸的是,曹植当时被哥哥曹丕百般猜忌、绝情打击,完全剥夺了他建功立业的任何机会,他的心情沉闷到了极点。《洛神赋》正是反映了他当时君臣不得遇合、抱负无法施展的痛苦和落寞。

曹植的这篇《洛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也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羽化而登仙的傲岸排序,和李白、苏轼并入仙界,后世谢灵运称他才高八斗,千古文坛,独占鳌头。

曹植也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三曹之中,他的文学成就最高,后世影响最大,建安文学中,他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一骑绝尘,独领风骚。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洛神究竟是谁她到底是洛水之神还是洛阳之神.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