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学生手写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相关内容
-
诗词五首的主旨
诗词五首的主旨,,诗词五首主旨: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年转徙巴山蜀水的悲愤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三国时英雄成败之事,没有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从反面落笔,用二位美女的命运来说明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影响,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
《登高》鉴赏
《登高》鉴赏,,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诗《登高》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杜甫《登高》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
-
诗词五首赤壁
诗词五首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闷这是诗人凭吊赤壁...
-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1)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集中描写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的句子是:乱石穿空。(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
念奴娇赤壁怀古高考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高考理解性默写,,(1)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集中描写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的句子是:乱石穿空。(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
登快阁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常考
登快阁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常考,,黄庭坚《登快阁》 1、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一诗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 ”。 2、《登快阁》中借用伯牙捧琴谢知音和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写尽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诗句是“ , ”。 参考答案:1、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2、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哪一部史书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哪一部史书,,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
岳阳楼记的翻译
岳阳楼记的翻译,,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
-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1、翻译为,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
苏轼词两首翻译及注解
苏轼词两首翻译及注解,,一、《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 【朝代】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白话释义: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
-
秋兴八首其一故园心指什么
秋兴八首其一故园心指什么,,指的是“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唐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
-
念怒娇赤壁怀古苏轼拼音
念怒娇赤壁怀古苏轼拼音,,niàn nú jiāo chì bì huái gǔ念奴娇赤壁怀古sòng sū shì宋 苏轼dà jiāng dōng qù , làng táo jìn 。大江东去,浪淘尽。qiān gǔ fēng liú rén wù 。千古风流人物。gù lěi xī biān , rén dào shì , sān guó zhōu láng chì bì 。故垒西边,人道...
-
红楼梦心得体会2000字左右
红楼梦心得体会2000字左右,,《红楼梦》实是梦一场,噩梦一场。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所以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
-
桂枝香·金陵怀古翻译及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翻译及赏析,,翻译为,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
-
秋兴八首其一600字解析
秋兴八首其一600字解析,,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
-
苏轼词两首翻译及原文
苏轼词两首翻译及原文,,《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
-
草船借箭8分钟讲课
草船借箭8分钟讲课,,一、教学内容说明: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一想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二、教学设计:学生比较喜欢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讲学结合,一学...
-
草船借箭200字读后感五年级
草船借箭200字读后感五年级,,“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鸿篇巨作《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三国演义》是我一本百读不厌的书,不一样的时期读它有不一样的感受。在小学高年级时再读它,我对里面的情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聪明机智。故事讲述的是魏蜀两国即将在水中交战时,都督周瑜妒忌军师诸葛亮的才华,令他三天内造出十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