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甫给李白写诗 杜甫为什么给李白写那么多诗
网友提问:
现代人为什么写不出李白,杜甫等古人那么有豪迈的诗呢?
优质回答:
没有那教育环境……你懂的
其他网友回答
李杜诗篇万古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仙诗圣靠边站,
天宫一号上了天。
更有飞船宇宙钻,
男女船员银河见。
精密仪器万万千,
身边按钮千千万。
智慧头脑赛神仙,
李杜二仙点头赞。
概叹五言七绝诗,
这个年代儿科院……
其他网友回答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存在决定意识。
李白杜甫生活的年代离现在有一千三四百多年了,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李白杜甫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早已是天翻地覆了,现在的人当然写不出他们那样的诗篇。
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李白杜甫们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恐怕也未见得能够写出什么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李白恐怕早就因为酗酒而进了拘留所强制醒酒了吧!
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古乐府诗;从汉賦到魏晋南北朝的骈体;从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杂剧;最后是明清时代的小说;这些文学作品无不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比如《诗经:风雅颂》就是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风,是用于教化、讽刺的作品;雅,是反映王室政治成败得失的作品;颂是赞美君主、祭祀神灵的作品。
时过境迁。汉以降,民族矛盾慢慢凸起,时而异常尖锐,这时候逐渐兴起了一种“边塞诗”,比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样的情调在《诗经》里是难觅踪影的。
再比如,在魏晋时期政治高压下开始崭露头角的“田园诗”,不就是那个时代文人墨客远离政治漩涡一种最好的自保方式吗?比如: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再说李白吧!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这种情趣如果放在今天恐怕又是一个不合时宜。李白的“人生小目标”是什么?李白能够成为网红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只要保持联网状态,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立马可以传遍整个世界——不仅仅只是“家书”一封,还有音视频!
美国人没有历史的包袱,往往是向前看的,有着一种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而历史悠久国家的人们习惯于往后面看——过去多么灿烂辉煌。
换言之,如果21世纪仍然有人能够写出李白杜甫们的诗篇,那不过就是夕阳余晖,只是近黄昏。网络语言、表情包也许才是时代的标志。
其他网友回答
特此申明:以下为我自己所写,非复制他人!
其实世易时移,不可相提并论。
社会需求变了。古人读书,学而优则仕,以文史为主,写好文章,以文干禄,便能行走天下;国家主要以文取士,即使考察一个人的治国理政才能,也是策论相试,从中基本能看出一个人的见识和才能。
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和多样化,知识庞杂,各行各业,需要不同的人才读书不止于做官。立身行事,一个人不可能从小只读文史,否则,难以适应社会的各种需要。中小学的学习,强调基础性。社会主要不以文章取胜,而是需要更多能够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的人。
古代诗文的杰作是专精的结晶。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在小学、中学阶段,各科必学。高考取的是各科总分,学生各科都要学好,仅学某一两科,难以出头,若有一科没学好,他就必须或者他被迫削掉在学科或者优势学科上的时间和精力,去攻弱科,即使他对之根本不感兴趣,甚至根本学不了,这样,偏才就难以得到发展。
人不可能都是全才,学什么都能好。人的精力始终有限,天下全才极少,唯专一才出天才。更何况学生以追求分数为务,选拔人才,在分不在能,在分不在识,在分不在才,平时必须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做题上,以取得高分,哪像古代文人,在读书作文上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呢?
伟大的艺术往往是偏才的杰作。古代文人,可以说从小就走文史专业化学习之路,几乎一生以读书为务,诗文歌赋是其专攻,像李杜这样的大家,斗酒诗百篇,首先要“读书破万卷”,学养功底极其深厚,经史子集,信手拈来;同时也是长期大量创作实践的结果。他大量模写赋文,为写诗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语汇,往往信手拈来,天然精妙,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化境。
现在,即使文史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才进行专业化学习,而且伴有理论学习。理论灌输,必然挤压诗性思维,创作会受到理论条条框框的束缚。中小学,在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无法对专业知识作基础性的广泛的深入扎实的积累,例如对语文的各类经典,对历史的各类经典,对物理的各类经典,对化学的各类经典等的深读,也就是不可能从小就走专业化的精深之路。这是古今极不相同的地方。
社会需求的变化、专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的不同,首先就决定了古代艺术形式的不同。
生活环境变了。古人能够消遣的无非看书、写字、聚会、博戏、青楼之类。现在能够消遣的很多,除了前面这些,还有各类玩具、影视、车辆,等等,加以交通发达,出行方便,人就更难有定心。古人稍有识字者,独自之余,多捧书而读。无论文与史,相关书籍并不是太多,能反复读,精读深思,现在文献浩如烟海,难以取舍,能静下心读的又少。较之古人,现代人物质更丰富,生活条件优越,在艺术土壤上,艺术土壤发生了变化。
屈原、陶潜、杜甫、陆游、稼轩、易安自不必说,连飘逸浪漫的李白之诗、豪放旷达的苏轼之文,其底色无不是悲伤的,因为他们的人生也颇多不如意。“以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沉淀的是千古的忧伤,万古的迷愁。
社会选择不同。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分工多样化,学科的精深,影响到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现代人的学习在解决问题,学科领域都日益趋于精深细密,对理性的逻辑思维有很高的要求,诗性思维几乎被边缘化。古人趋向感性思维,更多关注现世命运,多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再多一点是关注他人和社会,而对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就不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思维变得越来越理性,别说诗歌艺术无法超越过去,连哲学似乎都走向了死亡。这是社会选择的结果。
时间选择的结果。我们现在所读到的那些好文,不是短时间而成,而是几千年的成果,读到也主要是经过时间的检验,洗涤后所留下的精品。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我们才读到了众多精妙之文。
语言特点不同。文言文,言简而意赅,耐人咀嚼,这恰恰契合了诗性思维。相对来讲,现代白话就显得直白些。
特定的文学艺术只属于特定的时代,作为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古诗的艺术高度将难重现。
最后强调一下,诗歌是人都会写,只要不是文盲,但是要达到极高的水平,就见出诗人的才学和功力了!
功力?功力! 欲进一步了解,请看本人主页
其他网友回答
几千年才出一个,你以为谁想写就写的吗?再说了,现在都是繁华闹市,都沉侵在甜蜜当中,怎可能会发挥出灵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