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人(杜甫忧国忧民被誉为什么)
网友提问:
一代诗圣杜甫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为何不选择从政为官?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诗圣杜甫一辈子颠沛流离,忧国忧民,却一直未能在大唐担任什么重要官职,不是他不选择从政,他每一天都在想着去朝堂,为大唐效力,可惜时运不佳,未能得到机会。所以说这个问题提问的就有点问题。我来一一解答:
一、杜甫坎坷的仕途经历
杜甫那个年代,他也是和广大读书人一样,人生轨迹很明了:读书—科举—当官。所以他在24岁时参加乡贡,25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可惜这一次没能中举。其实进士科举没那么容易,古今的不少才子科举考试也很少很少有一次就中举的。所以杜甫也没当回事,机会多的是。就在这段时间在山东、洛阳、商丘等一代游历,其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在这段时间写的。
这段游历的日子,杜甫认识了他的爱豆—李白,并和李白、高适等一起相约游历,当时可谓也是意气风发的杜甫,并不是我们印象中“老病有孤舟”的老年杜甫。
游历结束后,杜甫也得想着去考试当官了,这不35岁的时候,杜甫再一次来到京城参加“公务员考试”。可惜啊,这一次当朝宰相已经不是贤明的张九龄了,成了历史上出了名的奸臣“李林甫”。当时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杜甫也不例外。这运气,也是倒霉透顶。
可是杜甫没有放弃。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自己的政治理想还是要实现的。说到这,其实古代想当官不只有考试这一个门路,还有第二个门路:那就是去当朝权贵、既当官又是文学名家那献文献诗,去拜访。比如贺知章对于李白、顾况对于白居易,都是他们进这样的。杜甫也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
从此将近十年,杜甫过上了穷苦潦倒的长安“北漂生活”。终于有一次机会,那是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这个大奸臣,所以可怜的杜甫还是没有得到官职。别人都是遇到贵人,杜甫算是遇到了“贱人”。。。
终于四十三岁那年,杜甫得到了河西尉这种小官职,可杜甫不愿意折腰为这种小官,就没接收,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没办法啊,为了生存,杜甫还是接受了。
二、安史之乱后杜甫
就这样,大唐的繁荣被打破,玄宗在美梦中狼狈惊醒,安史之乱爆发了。玄宗都没反应过来,长安就已被攻破,只得仓皇而逃。不久太子李亨就是唐肃宗就在宁夏即位了,杜甫听说后,怀着满腔热血去灵武投奔肃宗,可惜在路上被俘了,由于当时杜甫是小官,安禄山的人没当回事,杜甫就得以脱身。
终于杜甫跋山涉水,算是冒死来到了肃宗身边,肃宗为之感动不已,便授予杜甫左拾遗的官职(负责提意见的京官,官职还不错),可是很快杜甫因为太耿介了,屡屡在肃宗面前说肃宗很讨厌的房琯好话,一年时间不到就被肃宗疏远,外放到华州当司马参军。
在华州呆了不到一年,杜甫便辞去官职,到了四川,从此杜甫再也没踏入官场。
三、杜甫真的不适合当官
除了李林甫这位小人外,杜甫官运气真的很差。
科举落地就算了,就拿拜谒别人来说,杜甫都没又遇到贵人。因为前期杜甫诗方面的名气确实不大,很少有人知道杜甫,他不像王维那样,少年成名,也不像李白那样自由疏放,所以在名气上杜甫就差了很多。
王维写诗给张九龄得到举荐,李白写诗给贺知章看也得到了举荐。唯独杜甫,他生年的岁月其实就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写诗的人,当时几乎没有啥名气,朝中和民间几乎很少人知道杜甫的存在,没有“明星光环”又不会“炒作”所以,再忧国忧民、再想踏入仕途都不那么简单。
安史之乱之后好不容易得到肃宗的赏识,却一根筋得去疏救好友房琯,本来房琯确实有错,又有人进言肃宗说房琯不是自己的人。杜甫这一个为了好友的热脸,贴错了屁股,得罪了肃宗,这一方面说明杜甫太耿直单纯了,不适合在官场。
其实正是因为杜甫的这些经历,才写出来这么多精彩的诗篇,才能给唐诗的天空一抹绚丽的云彩。杜甫去世后近百年之后,一个叫元稹的人,没错,就是写的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偶然发现了杜甫这颗差点被历史湮没的诗坛巨星。他随手翻开了杜甫的诗集,连读几首,惊呆了!原来最伟大的诗人不是“四杰”,不是“王孟”,不是“高岑”,而是这个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几乎描述了一个时代伟大纪录片的小公众号创作者—杜甫!
从此,杜甫的诗词才引起世人注意,才火了起来,才得以广泛流传!好的诗词作品,时间终究会给一个好的答案。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要知道杜甫并不是不想从政,而是他没有这样的机会;其次并不是想说从政就从从政,即使是像杜甫如此有才华的一位诗人,他也不可能;最后从政为官也是杜甫一生的愿望,可是历史并没有给他提供这么一个舞台供他去挥洒。所以他一生也是颠沛流离,时常还要朋友接济才能够生活下去。
杜甫作为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也被后世称为“诗圣”,他尽管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可是始终心系天下,把内心仅有的一点爱,全部给予了社会最底层,最需要关怀的那一群人。也正是他的这种高尚的品格,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其实作为一位诗人,他原本可以生活的更好,但是很可惜,他并不是如此,而是心系天下,这也正是他痛苦的来源。
其实唐朝有很多伟大的诗人,但是要论人品的话,自然是没有一个诗人能够与杜甫相比,他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也正是他的这一份家国情怀,使得他终究一生都痛苦不已。这也使得他的作品中,处处能够感受到他的那一份悲痛。
那么杜甫的伟大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虽然他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但是要论才情的话,他显然是无法与李白相比。可正是由于他在这方面要比李白更为优秀,从而也令他的作品倍受推崇,里面一些经典的诗句,也都是脍炙人口,成为了我们最为熟悉的经典唐诗。
说到底杜甫还是想要从政为官,他其实比谁都清楚,一个人只有站得更高了,有了更大的舞台,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够为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办实事。可现实是很残酷,即使是像杜甫这种伟大的诗人,那也并不是说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是要遵从游戏规则。
杜甫应当说也是担任过一些极小的官职,可是在那样的位置上,他显然就像是一只小虾米,无法有任何的大作为,后来他一度没有为官,这也使得他在生活上出现了困境,但是诗人除了感叹自身的悲痛遭遇之外,更多的时候还是把自己内心的爱给予了比自己更加需要关怀的普通民众,这也正是杜甫最伟大的地方。
晚年的杜甫更是贫病交加,最终由于涨水困在了湖南耒阳江心的小船上,当地的知府听闻后,立马派来前来营救,并且给他送来了一桌的牛肉,也正是吃过了这一餐之后,一代伟大的诗圣在当晚便逝世,这不得不令人感动唏嘘。
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都都在忧国忧民,更是心系天下,他想要从政,想要站得更高,可是他并没有这样的机会,这也正是历史所造成的悲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令你满意,要是觉得还满意的话,那么请给我点一个赞吧!
其他网友回答
唉,说起来这个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在后世的影响力很大不代表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就能混的很好,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唐朝以科举取仕,想要当官的必须要通过考试这条路,不是说想当官就可以当的,杜甫虽然才明很大,但亦不能免俗。
在杜甫的心中说不渴望当官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下读书人的梦想都是“十年寒窗苦,一朝登科甜”,但是科举作为选拔制的考试,那可不是说想考就可以考上的。
所以我们的诗圣同学虽然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奈何文化水平不达标,入不得评卷老师的法眼,从政为官之路自然坎坷。
与杜甫情况类似的便是另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了,孟浩然同学都将自己的渴望赤裸裸的放到诗中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我觉得当时把宰相大人张九龄也弄得够呛,唐唐一个大诗人,居然都快去要官了,这这这……
所以啊,杜甫同学是真的想去当官却没有什么机会,最终讨了一个工部,也不是啥大官而正逢安史之乱,也注定了杜甫后半生的漂泊不定、颠沛流离。
也恰是得此失彼,杜甫没有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官员,倒成了流芳千古的诗圣,这也算对于他的一个补偿,因为纵观历史,能留下其名被人们所记住的官员是不多的,如果杜甫真的成功入仕,那么他还能成为诗圣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我是萌之帆,热爱文化的小青年。
其他网友回答
没得机会啊,过去才子佳人多是要建功名的心态。
其他网友回答
看懂杜甫的秋兴八首,大概就了解了杜甫,知道杜甫,明白杜甫。也就知道他当不了官的原因了。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