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是多久?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以称为“伏天”。在这一段时间里,人们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中伏。”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的时期,这时天气闷热、潮湿,暑热难耐。因此,我国有伏天之说,人们常会将初伏叫伏日。当然也有采用重头戏“头伏饺子”作为头几天传统习俗的说法,是我国南方地区传统的一种习俗。

1、三伏的特点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通常在农历的小暑与处暑之间,也有很多年份是立秋之后出梅的情况出现。一般三伏中出现10天左右的小暑日。在立秋后第一个头伏、立秋后第二个头伏和第三个头伏都是“三伏天”。从时间上来看,“三伏天”基本上与夏至节气相重叠,每年是指7月下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不过,也有例外:有些年份是指农历七十一年或六十三年一回的情况。

2、天气表现

每年的三伏为10天。“三伏”又分初伏(10-15日)、中伏(15-20日)和末伏(21日-28日)。初伏以7-8日为一个伏天,8日以后则以10-20日为一个伏天。每年中伏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初伏和中伏都是10天,初伏结束后十天进入中伏。中伏(7月21日-28日)则只有20天。

3、饮食搭配

三伏天吃什么好?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吃一些清淡降火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饮食上宜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多吃一些苦味蔬菜和苦瓜、苦菜、芹菜、丝瓜、冬瓜、黄瓜等。还要多喝一些汤类以及茶,如绿茶、苦丁茶、决明子茶等,既能解渴开胃,又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4、生活习惯

“伏天人容易心烦气躁,容易发无神。因此,要少食冷饮、不饮冰冻饮料,保持精神愉悦。”杨东旭说,夏季人容易心烦气躁,而天气闷热出汗多,人体容易缺水、疲劳,此时更应该注意补充水分。还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因为高温炙烤不但会使人口渴难耐,还会使皮肤出汗增多,水分蒸发加速,使人皮肤干燥、缺水,容易发生各种皮肤疾病。在高温下户外工作,人很容易感到口渴、浑身无力,因此,应该注意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