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二伏天

在2020年中国气候年历中,2020年是“二伏天”。今年是入伏的第一个庚日,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个庚日。“二”字头的意思,指从初夏到秋末这个季节;“伏”字又引申为火热,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已经过去。我国民间有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粥冷补上”。意思是说,头伏天吃汤面、喝粥这些热敷、温开胃的食品,可有效防病;而三伏天吃冷水鱼、煮水喝汤等食物则可祛湿利尿。所以二伏天饮食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食品,如芹菜、西红柿、黄瓜等,能起到很好的祛湿作用。

1、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一些疾病,在夏季进行预防治疗,可以减轻或消除冬季症状。对于某些易发生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支气管炎、哮喘、体虚易感冒、虚寒性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夏季“冬病”的发病高峰多在春、秋季节,此时人体阳气充足和人体气血旺盛以抵御疾病入侵,如果此时在冬季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或预防,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夏季“冬病”患者可选择在冬季进行治疗或预防,而不适合夏季治疗;或不进行治疗就到冬季治疗。但是也要提醒大家对于这些疾病是不能盲目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

2、夏季养生要注意哪些?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人们发生疾病的高发期。夏天的气候比较炎热,人体的毛孔会张开,所以就容易导致体内的寒气、湿气等物质进入体内或者是毛孔中,这些物质很容易在身体内堆积,形成慢性疾病。进入夏季之后可以通过喝一些凉茶来缓解夏季的燥热感,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喝太多凉茶、饮料等喝得太多导致身体难以排出。因为夏天炎热会导致人们出汗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导致身体脱水严重。而大量出汗之后就会导致体内的水分流失了,从而影响到身体的代谢健康,容易导致人体的脱水问题。

3、二伏天如何吃,才能健脾祛湿?

黄帝内经有记载:“夏三月,此谓闭藏;四时之气,不可过发也。至夏十月,此阳气之应时也。”也就是说,三伏天饮食不能过于贪凉饮冷、不宜贪食油腻、过食生冷等食品,以免伤及脾胃。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春三月,此谓发陈;夏三月,此谓盛土;五月节中,彼种苦蔬;六月节食,此所谓肥人。”就是说夏季多吃瓜果蔬菜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伏日饮食与四时相应”:“伏日饮食,有不食酸者……或饮醋二升(即一升约为12毫升)左右者……最能祛暑化湿”。由此可见:伏热生寒、饮食不节,会伤及脾胃功能和五脏的健康。二入伏我们可以多吃清淡的食物来预防中暑、补气养血等;而要注意的是:不要贪凉与肥甘厚味食物;在炎热天气里一定要做好防暑以及保护呼吸道环境等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