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观竞渡是什么节日?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炎帝的图腾崇拜和图腾祭祀。相传是在炎帝和后稷诞辰之日祭后稷之日。由于各部落间有抢渡的风俗习惯,于是人们便将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的祭祀活动称之为“竞渡”。与西方情人节”节日相仿,端午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却是民族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端午节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1、起源

传说,端午节系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习俗,因屈原与楚国君王同姓,有杀父之仇,故于五月五日划龙舟以“报冤”。为了让龙舟下水以行散毒之事,便在江面画上蛇、蜈蚣等毒虫,又在舟上放上雄黄和五色线以驱鬼驱邪。在屈原的家乡楚国龙年端午节正是蛟龙出没之时,后人就以五色线来防蛇、蜈蚣等毒虫;同时,也有划龙舟以驱除蛟龙之习。周礼载:“五月五日谓榴花相迎、寿阳在户”。此俗即于五月五日后另择吉日插柳戴花以辟邪驱瘟。由于屈原是楚国贵族,当时在楚地流行着一种称为“角黍”的饮食习俗,故当地不少人家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角黍”节,以供祭祀缅怀。

2、习俗

在我国北方,端午节以赛龙舟为最普遍活动,在南方,则以赛龙舟和吃粽子为主要习俗。因赛龙舟多在端午时节举行,因此有“龙舟竞渡”之说。旧时北方农村流行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但只限于小孩食用。在南方,端午节亦称端阳节或者龙舟节。传说这天晚上是龙的生日,于是家家户户都要在这天晚上祭拜龙的生日;又因为龙是神话中伟大的神,所以在这一天晚上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另外在端午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其它风俗习惯需要注意:一是不宜吃大蒜和韭菜;二是不能洗头;三是不能说不合时宜的话;四是要泡在水里;五是要在孩子额头上涂抹雄黄酒;六是要准备好小孩用的艾叶;七是不能倒垃圾到河里;八是不准向别人泄露自家孩子的姓名等。

3、历史

端午最早出现在夏王朝,史记中记载:“夏后氏有一日为端阳,以龙舟竞渡之礼纪念焉。”“禹铸鼎”之举表明,早在夏代就有端午之礼。夏代后期,开始盛行于江南一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端午成了一种政治形式,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政权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4、意义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每到五月初五,在人们为了悼念屈原舍身投江这一节时,就会形成人山人海的热潮,人们纷纷涌向江边或河边,为他献花、鸣笛、泼水、洒盐,或燃放爆竹。后来为了纪念粽子的来历,逐渐形成了“竞渡”的习俗。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五日就有众多人划着龙舟前来参加祭祀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