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姓的来源

邵氏一族,以国为氏,或国名改姓。出自姬姓,西周时期,周幽王被纣王的儿子武庚赐姓姜,建立姜国,因赐姜子牙以国为氏。到了春秋时期,姜子牙儿子姜尚灭商灭周后,有部族迁至宋、齐、楚等地居住。周朝建立后,这些部族又陆续迁入宋、齐、楚等地,形成了著名的宋国。

1、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

相传,姜子牙于周王朝初立时,曾为周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得到了周王朝召见的机会。周幽王即位后,将其封于邵(今河南巩义),以示对其封赏。从此姜姓与邵姓合二为一,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

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中也有邵姓,是邵姓的一种特殊形式。邵氏族人出自少数民族或者改姓少数民族之氏族,以部落名为氏。北宋时期,契丹族崛起于辽、金之间。契丹人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民族—契丹族。后来,契丹人建立了辽朝后,将这个民族尊为大金国主,契丹族人建立了辽朝后,将大金国主视为自己国家的国主。在辽朝建立后不久间有人改姓邵,其子孙后多以此官名为氏,也就是现今邵姓一族的由来。

3、出自姜姓子孙小宗,以先祖封邑为氏。

子孙小宗是周幽王之子,因周王朝赐姓为邵而改为邵氏。子孙小宗被封于齐地(今山东临沂市)。齐桓公封其子孙平为齐国君,建立宋国(今河南新郑),传至齐哀公之时被楚王所灭。

4、源自子姓,以国名为氏。

西周时,周幽王被纣王的儿子武庚赐姓姜,建立姜国;因周幽王封姜子牙为姜尚,赐其姓姜,建立姜国,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姜尚于成王元年(前638年)封子牙于宋(今河南商丘一带);宋国在宋襄公元年(前636年)灭了吴国灭亡后,其后裔有重臣之称,其中以封邑名称为氏者就是出自西周时期的邵国或邵氏;当时有一位邵国卿士叫邵伯玉(亦作仲)、邵伯牙(亦作相牙)、邵伯龙(亦作伯阳、嘉言)等人,皆以国名和封邑名字作为氏。

5、宋代以后姓氏的不断演化发展也与此有关。

宋以后,姓和氏不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邵氏宗亲中有不少人就是出自此姓氏。宋初朝廷重文字、重教化、重训诫,“邵氏人”也有改姓“邵”的。到了宋朝初年,朝廷又开始“严禁”姓氏,不许任意改姓,以杜绝姓氏乱变。据统计,在当今社会上所用的约占中国姓氏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如:邵宇、邵英等邵氏宗亲,他们就是由姓“邵”改为姓的(邵宇后因其祖先属于北宋将领而改姓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