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来历

中国的情人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叫“乞巧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许多年轻人到河边、树林等地找情郎,举行鹊桥相会或“乞巧”活动,表达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七夕传统的爱情观是这样的:七夕是一个凄美而浪漫的日子。古代民间传说七仙女下凡在人间为牛郎、织女做鞋,以帮助两人度过难关;乞巧节是一年中农历七月初七是农历八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佳节。因此七夕又被称为“女儿节”等。

1、传说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叫织女,她天生丽质,很受人们的欢迎,也很受神仙们的喜爱。织女每天都要与牛郎相会在鹊桥上,希望能获得喜鹊的帮助,让牛郎和织女早日步入婚姻殿堂。这个七夕也成为七夕鹊桥乞巧的节日。关于七夕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是由牛郎织女牵手织女星所引发的一段凄美动人、极富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根据史料记载,“乞巧”节源起于汉代王莽新朝统治时期的一种少女祭祀活动。西汉武帝刘彻曾下令民间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到长街宴饮以乞巧。

2、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早出现于诗经:“七色之华,茂兮若云间。天女散花,星汉降之”。传说中的牛郎与织女在银河两岸相识,后又成为夫妻。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七仙女下界相会时,就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给两人上色做鞋了。牛郎织女传说有很多版本,其中流传最广和最具代表性的版本是西汉时张衡所写的西京赋:“星汉灿烂之时,会于银河之上;星陨之后,有河出焉。”此后“一年一度七月初七日夕会时”这一天便成了七夕佳节了。

3、妇女“乞巧”习俗

据后汉书·西域传载,汉代,西域有一位国王叫色目罗刹(一说是孔雀王),他娶了一个叫阿提拉的小公主,生了一个儿子叫摩诃迦罗(一说是佛罗摩),这位国王非常宠爱这个小公主,为他生了三个儿子:伽罗、马提拉和乔里。但最后因公主和四个儿子私通被杀身死,公主死后被埋在麦加城中,国王把它葬在离河边不远。后人们在每年七月七日用一种叫做“长生谷”的谷物和瓜果上插上彩绳,作为祭祀用之物,又称为“乞巧”。这一天就是“女儿节”了。

4、民间爱情传说

庄子·天运记载:“七月七日,天街小雨如丝,巧姐布匹成雨下,会织女雨丝如绢,会牛郎雨丝如织,会牛郎织女雨丝如丝”;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也记载:王母娘娘为让女儿们都能平安度过七夕而令仙女下凡为牛郎和织女做鞋。后世人们也普遍认为王母娘娘的这一教诲是受到了天上王母娘娘的启示:要使人间女子都能平安度过每年夏天都要做鞋垫的难易程度,就必须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此外还流传着关于牛郎织女偷吃七夕巧果事件?中国各地普遍流传着许多关于七夕偷吃乞巧节巧果事件的传说和歌谣以及民间故事:如四川成都在七夕这天晚上巧姐带着孩子们偷吃了七夕喜鹊的“仙丹”(在喜鹊的房顶上撒一层红色丝线编织而成的);还有江苏扬州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让自己的儿女“偷吃七颗红宝石”;山东菏泽则在女儿头上用针扎穿“七星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