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则通知刷屏了,消息称“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针对这一谣言,北京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已经站出来辟谣了,表示没有发过这样的通知。EB?流感?为什么两个认识的疾病,组合到一起就不认识了?临床上根本不存在“EB流感”这一说法,“EB”和“流感”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码事。而且,谣言中夸大了喝水的功效。虽然到医院就诊或者网上咨询的时候,医生总会说一句“多饮水”,但是“万能白开水”并非万能,只是可以加速排泄,促进宝宝早日恢复。

eb病毒是什么(eb病毒是什么引起的)

EB是什么?

只有EB病毒,没有EB流感!

什么是EB病毒呢?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属,是一种噬淋巴细胞的DNA病毒。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以及唾液中,因此口–口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而且EB病毒的人群感染率极高,在我国约90%的个体为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宝宝周围的那些人可能都是EB病毒的携带者。这也是我们一直科普不要亲宝宝嘴的原因,不是嫌弃谁脏,包括妈妈也不要随意这样做。

eb病毒是什么(eb病毒是什么引起的)

EB病毒感染之后有哪些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就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由于症状和体征不太明显,因此容易与其他病毒系感染相混淆。可能也跟此次谣言传出“EB流感”有一定关系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个疾病还算比较友好,是自限性疾病,预后大多良好。重症患者可并发神经系统疾病、心包炎、心肌炎等,所以对于嘴对嘴亲宝宝这件事,家长还是要警惕的!

eb病毒是什么(eb病毒是什么引起的)

什么是流感?

流感病毒压根没有EB型!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或A、B、C、D)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全身不适起病。处于流感暴发季节,家长应与普通感冒相鉴别。

eb病毒是什么(eb病毒是什么引起的)

流感如何预防?

流感预防光靠喝水,没有用,也不用熏醋,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流感疫苗。

除了喝水、接种疫苗外,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加强体育锻炼,鼓励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勤洗手。饭前便后、大小便后、外出回家后、触摸眼睛或者口腔前后都要洗手,最好使用流水冲洗;保持室内清洁、勤通风;流感高峰期,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戴上口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不朝人打喷嚏。饮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三餐规律。

eb病毒是什么(eb病毒是什么引起的)

总结:

1、EB病毒和流感病毒,是两码事;

2、EB病毒通过口–口传播,家长不要嘴对嘴亲吻宝宝,不要将食物嚼了之后喂宝宝;

3、EB病毒感染后,可获得较稳定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4、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流感高发季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5、流感病毒感染后,并非终身免疫,每年都需要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