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生态养殖被定义为“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的产业新模式。在国家大力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今天,生态养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那么具体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洁养殖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粉尘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保证水体和土壤的良好生态平衡;控制养殖污染和改善水体环境;合理规划养殖场地,提高养殖区的自动化水平,避免污染的产生;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化肥利用率;控制动物排泄物的排放(污水处理系统);减少动物粪便的排放;控制养殖场(区)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污染物的堆积/转移途径。要通过优化养殖工艺、生物控制等技术和方法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的有效运行。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应成为生态养殖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要严格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场(区)排污、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出的要求建设相应的设施设备,并做好对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运行工作。

一、环境治理

二、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是一种新型生物肥料,其效果远比传统肥料好。它是利用自然界各种有益微生物(主要是有益菌),通过它们的新陈代谢作用,把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无机肥料,从而改善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同时,对污染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生物肥料的优点是利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有益微生物繁殖生长形成的大量有益物质,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或经过植物根部吸收利用,从而提高植物吸收养分的效率,从而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其缺点是受地域和环境限制大,必须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如生态条件、气候条件等,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生物肥料不能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和水产养殖业中。生物肥料既可以在一般情况下直接用于作物栽培上(但不能过量施用);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直接施入土壤中。

二、生物肥料

三、生物防治疾病

生产中使用一些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制剂,可有效控制疫病。通过对病原菌的生长繁殖特性进行分析,寻找出病原菌产生的各种因素和原因,并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疫病。如采用生物防治法:如轮作倒茬等。在病原菌产生的条件下,使病原菌产生一定数量的孢子,借此来防治病害。使用抗病品种的种子,对某些病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各种病毒、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可以生产出抗病毒药物,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三、生物防治疾病

四、物理防治疾病

物理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物理防治的方式主要有:用紫外线灯对作物进行照射,可以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利用太阳能对农作物进行照射,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的影响;利用害虫体色信息素的作用,能促进害虫群体迁移,减少危害;利用光合作用对农作物进行防治。物理防治采用的农药有很多,但是物理防治具有价格便宜、防治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农药防治方法。

四、物理防治疾病

五、化学防治疾病同时进行

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的基本理念是:一方面通过农业措施抑制病原,另一方面通过植物保护措施控制病害发生。例如,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促进植物生长;采用物理防治技术促进作物的抗病与抗逆等,提高作物产量;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害蔓延流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实现对农药的全面控制与管理,达到对病原菌的高效控制与治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