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都的由来

望都,古名望都县。望都县地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东南一带,宁乡,即今浏阳市。望、都是地名的第一字,望,即方位;都指一个地方的名称,都就是这个地方的城名;都指一个有权力和地位的人。望都县东与古宁乡相连、南向而距长沙城区15公里、北与今宁乡县城隔河相望。自西汉始名为望平县(在长沙国时称望都郡),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因地处浏阳北部和东江之北而得名。

1.望平县建置

史记·淮阴侯列传:“楚威王二十二年,有臣子自请与长沙王(在长沙国时称望都郡)结好,封望都侯于垓下,于今湖南宜章、浏阳一带。”汉书·地理志:“今郡县皆属焉,故名。”(按:此为汉书之误。)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5年),为保障郡县制的稳定与推行,恢复了望都郡,改郡县为县制。至三国时废除县制,取而代之的是以境内的原望都(治今浏阳南部)、新化和安乡三县(均属建安六年改安乡县置新宁都郡)设立望都郡。三国志·魏书·地理志:“吴汉间徙望都侯于垓下。”至六代,沿袭至今。后汉书·百官公卿表:“吴越之乱,诸侯争地而争城……自请与长沙国王结好”。这是吴国设置望都郡的历史根据之一。

2.地名由来

望都县境东江、浏水交汇处,与宁乡县、浏阳县并称为长沙三大县,是湖南地区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中央政权及地方政权的主要所在地。西汉武帝永元六年(公元前204年),由长沙郡划出,改名为望平县。当时的长沙城西有大水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长沙,大水河将城分为东西两区,在两区之间的大望山属东望山郡,大面积的土地属北望山郡管辖。这一地区属于长沙水田区,南、西两区的分界线就像两条河一样向北延伸。在这一地区的地名也就因水而得名。

3.历史沿革

西汉初年,为南越国所占,以境内多石山,为石山上所置之郡治。又因东江两岸的石山,也称东石山郡山。至汉元始五年(公元前104年)改为大石湖郡,后复置。元末明初沿袭此旧制,又在此置县,属湖南州怀化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升县为州,至清雍正六年(公元1738年)废府而复置县;至雍正九年(公元1739年)又改州为县;至乾隆十四年(1758年)改州为县。1912年省入浏阳县。1949年9月解放长沙之后,望都县改为宁乡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