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指地球自转轴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一系列地震现象。按照构造地质学原理,地球由地壳、变质岩两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发生断裂和相互挤压变形后,当地面受到强烈冲击而破裂时,就会产生剧烈的破坏或晃动。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性仅次于海啸和火山爆发。

发生地震时怎样躲避才安全

1.不要到窗口、开间小的房间

当地震发生时,你可能会发现,在窗边、开间小的房间里,人们会因躲避不及时而受到伤害。因此,你不应该躲进小房间或窗户边。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设法进入室内紧急避难。你应根据房间大小合理选择避难的地点。

2.不要在立交桥、高架桥下、塔吊等悬挂物附近躲避;

地震时不要在高楼下躲避,因为楼房内容易出现火灾。楼房可能成为最危险的地方:屋顶可能出现垮塌,窗户可能被砸坏。如果住在楼房里或者是楼房外面,千万不要试图跑出去,因为一旦跑出去可能就被抛出窗外;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小平房内。在山区躲避时不能用手抓住山壁或高山崖边,因为山顶上可能有滚石,会把人砸伤。此外,不要去河边、湖边、湖上或者是河下游泳,因为河湖中经常会有漩涡,如果游泳技术不佳、不注意方法的话,很容易导致溺水事故发生。在农村避震时不要躲在院墙内、大树底下或危墙根下;地震过后不能马上离开房屋,因为余震还会再来;如果真的有余震了还要立即跑到屋外安全地方躲避。

3.不要在室外的楼房里、街道边避震,也不要跑到大街上避震,因为震源距离地表一般不超过20公里;

也不要跑到公路边、河堤边、高大建筑物旁避震;也不要跑到室外的游泳池、水库边(水坝)、堤坝边避震。据测定,在这样的环境中避震可降低伤亡的程度。为什么要先避震再转移呢?这是因为先把震乱了的地方集中起来,再分散到相对安全的场所;或者先在相对安全的场所里避震再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点。也就是说如果被埋住后,地震时还要想办法往外爬出来。

4.应该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物及低矮楼房,如果住在平房,也应尽量选择墙根、厕所边蹲下等待地震来临。

发生地震时,人的重心在下降,此时如有条件可以蹲下身来。如果在室内,应立即关好门窗,并及时打开气窗、排风扇和空调。要迅速躲到桌子或床铺下面,或两个地方共用一个小房间。

5.如果住在楼房里,可以就地取材,用一些东西固定好头部或身体,比如用枕头等物护住头部;

如果在楼房里,则可利用一些简单工具护住头部和身体,比如用墙角、窗台等处,躲避不及时可利用这些工具保护好头部;或者寻找地垫、凳子、桌子等坚固物保护好头部;如果自己无法避开这些物体的时候,也可以用手护住头部;或者利用周围的物品进行保护,比如用电话、用钥匙等物进行防护。总之,当你听到什么东西掉下来了时,你应该立刻躲进建筑物下方一些坚固、不会受到损伤的地方去。只要你在保护好头部或身体不受伤害的前提下,你可以迅速离开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