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演变过程
中国汉字的发展,是一个从甲骨文到金文、从象形文字到音韵释字、从简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中国汉字是一种经过了漫长历史岁月沉淀下来最具表意能力的造字法,其字形变化多种多样,但基本都在汉字形体的基础上形成。中国汉字最早起源于殷商时代,周朝时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战国时期的秦篆逐渐演变而来。甲骨文、金文和小篆都是我们熟知的古文字体。
1、甲骨文的发现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古文有这样一个说法,商朝的甲骨文是用来记载战争等重大事件的,到了周朝时,甲骨文作为文字逐渐演变成了甲骨文字。甲骨文是一种已发现2300多年,分布在殷商甲骨文片上、小篆和楷书中的文字。中国大陆出土殷墟甲骨文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晚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甲骨文也被称为“中国文字之源”或“世界文字之源”。殷墟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文字记录保存下来了我国发现最早的文字记录资料,被誉为中国第一方甲骨文字。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在使用甲骨文字,如蔡邕、王懿荣等都使用过甲骨文字。
2、金文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而来,由金文演变而去的。
金文的产生,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金文,以青铜铸造的文字。周朝时期流行于诸侯国都城王畿的象形字,它有自己特殊的形体和写法。用它来书写文字时,字形结构上非常严谨整齐。“周人书以象形”的现象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逐渐消失。
3、古小篆的产生
商朝的文字属于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等,距今也有二三千年左右。商代以前文字大多以方块为基本形体结构。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计划,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官制度等。说文解字中记载:“秦以小篆为通行文字”。小篆是对甲骨文、传世墨迹以及早期文献说文解字等书中所记载字形进行简化后再加以修饰的一种字体。
4、秦篆(秦朝之前)
秦朝时期,秦文公改革了西周的古文,将秦朝时不常用的隶书书转变成有弹性和线条组合之美的楷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文字进行了改革,把原先使用的隶书改成楷书,并将篆书定名为“秦篆”(也称秦篆)。秦篆始于秦孝公二年(前208年),即秦孝公嬴政十四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亲政后下令停止使用金文诸体,改用楷书,并在全国推广(当时称为“书同文”)“书同文”是指两个字之间能够互相理解转换、并相互写在一起而成为一个统一语言,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5、隶书简化成楷书
隶书的书写笔画基本相同,用笔刚劲,也被称为“楷法”。隶书字体的笔画也有横、竖、撇、捺、点等形式。隶书字形从“正”简化为“体”,变横为竖。“体体相符”才是正体、“体体一致”才是楷书。汉代后期到隋唐之间,书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