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近年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流行,国家也对其有了一些管控,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有哪些?对最高车速有何要求?

  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有哪些?

  电动自行车分为3类:

  分别是(智动)型、(助动)型、(电动)型。

  智动型,车型较轻巧便捷,适合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行,以骑行带动电力,"边骑边来电";

  助动型,适合在道路较宽敞、车辆较少的郊区和城乡结合部骑行,既可用电也可脚蹬;

  电动型,主要适用于农村地区,因为农村车辆少,且距离相对较远。

  3类电动自行车重量分别为40公斤、50公斤和55公斤三档。

  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对最受关注的车速拟从现行的最高20km /h提高到26km /h的设计车速。

  车速快了,对刹车也有新要求。据介绍,紧急刹车时,在普通路面的制动距离由原国标中的4米缩短到3.8米;雨雪等湿滑路面的制动从原来的15米降到12米,这样骑车人能在更短的安全距离内刹住车。

  届时所有电动自行车上都会强制安装上一个无法拆卸的速度传感装置,"一旦车速超过设计的26公里,该装置就会自动报警,将电动自行车自动断电。"这意味着将来电动自行车不太可能被轻易改装、超速行驶,以此解决长期困扰电动车行业的超速问题。

  整个新国标修订意见稿里,仅涉及安全的标准条款就增加了16条,引进了机械安全、电性能安全、行驶安全、材料安全等概念,且具有可操作性,"车速提高并不意味着安全系数降低"。每辆电动自行车在出厂时会设置一个15位编码,相当于它的"身份证",就像汽车发动机号一样,让每辆车具有"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