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的主要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笫17课<<石头书>>
《石头书》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课外拓展:
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的春秋时期10个石鼓上的刻文。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学内,供学员们抄录、诵读。当时共刻了114块石板,计650252个字,笔画工整,至今字迹还清晰完好。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竣工,所以被称为《开成石经》。
相关内容
-
石头书中的学问的意思是什么
石头书中的学问的意思是什么,,石头像书册。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波浪留下的足迹;树叶、贝壳、小鱼……的图纹。这些小小的化石上能传达出这么多的信息,这是一本充满奥秘的“书”。这样的书还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有这么多学问,还真有趣。川川和磊磊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保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勤于思考和研究,才能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篇课文通过川川磊...
-
关于抗日英雄的感悟
关于抗日英雄的感悟,,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王二小的为国牺牲的故事,我读过后非常感动。首先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他小小年纪就帮助八路军参加抗日。一次,他去山上放牛,看到了日本鬼子来围剿(jiǎo),便把日本鬼子带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丧命在日本鬼子的手中。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事情发生在河北省沫源县,年仅七岁的王二小非常勇敢,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保护乡亲和干部,于是王二小把敌人引到了八...
-
少年王冕主要内容20字
少年王冕主要内容20字,,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了“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好转。【相关故事】:1、王冕自幼好学,白天放牛。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
-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导学案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导学案,,1、基本理念。“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
-
记金华的双龙洞试讲
记金华的双龙洞试讲,,《记金华的双龙洞》试讲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
-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教学反思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猜老师手中的物品,猜三本书,猜图形,课间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活动中把推理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感知如何推理。我觉得在本节课中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比较好: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整节课始终用创设的故事...
-
牛和鹅学情分析四年级
牛和鹅学情分析四年级,,牛和鹅学情分析: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批注有一定的认识,而《牛和鹅》侧重于引导学生梳理给文章批注的角度,同时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画相关词句,体会人物心情。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为后两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牛和鹅》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
-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感悟100字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感悟100字,,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
-
蝙蝠和雷达学情分析四年级
蝙蝠和雷达学情分析四年级,,一、回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边读,一边提出了好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从你们提的问题中找到的几条,看看有没有你们提的问题。生读第五课提出的问题(见下图)图片师:这里有没有你提的问题?生:我提的,小豌豆真的能把小姑娘的病治好吗?师:你怎么提的?生:我觉得小豌豆一直长,一直长,小女孩不停地好转,所以我就提了这个问题。生:我提的是为什么说...
-
少年王冕写了什么的故事
少年王冕写了什么的故事,,讲述了少年王冕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随之好转的故事,赞扬了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德。这篇课文叙写了王冕少年时代放牛、学画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他自小达观、孝母、勤学的优良品格,饱含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和钦佩的思想感情。王冕古诗鉴赏:王冕人物生平:王冕后来游历在北方,王冕看到了那些耀武扬威的统治者后,内...
-
相信未来海子
相信未来海子,,1、《相信未来》一诗,由诗人食指(本名:郭路生)作于1968年。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2、《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1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当时诗人20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3、1968年正值“文...
-
抗日英雄的观后感
抗日英雄的观后感,,1、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王二小的为国牺牲的故事,我读过后非常感动。2、首先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他小小年纪就帮助八路军参加抗日。一次,他去山上放牛,看到了日本鬼子来围剿(jiǎo),便把日本鬼子带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丧命在日本鬼子的手中。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3、事情发生在河北省沫源县,年仅七岁的王二小非常勇敢,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保护乡亲和干部,于是王二小把敌...
-
抗日先烈的故事的感受
抗日先烈的故事的感受,,1、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战场上,你们洒下的汗水和鲜血灌溉着后人们的成长,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2、你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以你为傲,你们在后人心中扎下了根,我们要向你们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3、扩展资料:根据1980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革命烈士的称号,比以往规定的更具有严...
-
乡土中国批判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
乡土中国批判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模式。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
-
月亮宝石主要人物
月亮宝石主要人物,,高弗利中产阶级高弗利出身高贵,是英国资产阶级的上层绅士,定期做礼拜,学识渊博知识丰富,更重要的是还有令人尊敬的职业而且很有爱心,总是做慈善事业。文中刚开始是这样描述高弗利的“高弗利先生六英尺有余,脸色白里透红,俊极了;一张精光溜滑的圆脸;一头漂亮的淡黄色长发;当律师是他的本行,逢迎女人是他的天性,充大善士是他的癖好;妇女的慈善事业少了他,就办不成事;无论什么母亲协会啊,妇女教养...
-
相信未来分段
相信未来分段,,全诗共三个层次:一段(1—3节)描述残酷的现实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第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二段(4—6节)交代“相信未来”的理由。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三段(7节),年轻的诗人发自内心...
-
石头书 小说
石头书 小说,,石头书即把文字刻在石头上,是中国古代原始的书籍。石头书上的字是指雨痕、波痕、矿石,石头书上的画是指鱼、树叶、贝壳。的化石。《石头书》 它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的春秋时期10个石鼓上的刻文。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城务本坊...
-
记念刘和珍君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