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评课稿
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干脆利落,善于情境创设,把乐与趣呈现;注重以生为本,让情与智共生;使知识性课文的教学充满情趣和浓浓的语文味。具体体现在:
一、注重读书方法指导
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运用“浏览”和“边读边想边划”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让学生思考“川川和磊磊提出了哪些问题”这个环节上,教师让学生学习快速“浏览”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方法很快找到6个问题;在理解石头书含义的时候,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石头怎么会是书呢?指导学生用波浪线吧有价值的信息划下来,看能不能找到充分的理由,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课后作业,让学生读读《岩石与矿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看看能刨出什么学问?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仅局限于书本而应从更广阔的生活、学习资源中去获取。
二、紧扣重点字词,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
张老师在课堂中善于寻找训练语言的有机训练点,有效地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川川和磊磊出于好奇而刨根问底时,张老师出示了6组句子“叔叔,您在看什么呀?“叔叔,您在看什么?”“这书上有字吗?”“这书上有字?”“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化石能说明什么?”每两组句子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你发现有什么区别呢?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细细品读,体会出问话之中的“呀,吗,呢,哇”这类语气词所表达的好奇之心更强烈;“书?化石?”这类反复强调词语所表达的语气更强烈;接着,让学生在比较中懂得该如何读好这6句句子。
又如在理解化石形成、地壳变化过程时,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很久很久”指导朗读出漫长的感觉,然后小结,仅仅两个叠词,就把漫长的感觉表达出来了,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奇妙。
三、渗透学法读写结合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中,张老师还带着学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了文本语言的表达方法。整堂课,学生既得言又得法。
1、学习反问句的用法。
如教学“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并让学生换一种说法,“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让学生反复读这两句话,体会到虽然是问号,表达的却是肯定的语气,而且语气更强烈,这就是反问句起到的效果。
2、学习提示语
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话的提示语形式多样。张老师能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让学生浏览对话部分找出提示语,从而总结出几种不同的提示语,接着让学生自己探究有什么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丰富的提示语不仅可以让我们知道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等等,还能让我们了解人物对话时的状态,变化提示语的位置,使对话变得更加有趣生动。接着让学生用上提示语的不同形式,进行模仿一段叔叔和川川、磊磊的对话,真正做到了从文中学写,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真正做到了不是纯粹的“教教材”了,而是“用教材来教”了。
教师有强烈的语言训练意识,能深入研读文本,从不同的文本表达特点出发,整堂课都在一种自然、舒畅的情境中无痕地进行着语言训练。
本节课遗憾的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