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几岁儿童我们称之为幼年。十几岁、二十几岁为青年,到三、四十岁就属于中年。五、六十岁以后就称之为老年。而五十岁就正好处于中年和老年的交界,我们该称之为中年还是老年呢?

其实这种矛盾还要从古代说起,在古代人们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水平低下,能活到五、六十岁就算高寿了。因此五、六十岁的人都会自称老夫,意思说自己已经是老年人了,但在现代就不一样了,现代人平均存活年龄已经到了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多岁的老人也不罕见,再把五十岁定义为老年似乎有些不妥。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年龄划分。45岁以下的人均可以称之为青年,45岁到59岁之间被称为中年。60岁到74岁之间只能被称为年轻的老人或者老年前期,90岁以上则被称为长寿老人。而按照国内专家给出的标准则划分的更为细致,1岁到5岁为幼稚年,处于懵懂阶段。6岁到16岁为童读年,意思是说这个年龄段的人必须接受义务教育。16到25岁为少成年,已经可以理解并初步承担社会责任。26岁到35岁则为青成年,36岁到45岁为青壮年,46岁到55岁为中壮年,仍然可以承担社会责任。56岁到65岁则为中休年,虽然仍算作中年,但已经是国家法律承认的可以退休的年纪了。

由上可见,50岁不论从世界的标准还是国家的标准来看都是算作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