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相关内容
-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的翻译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的翻译,,意思是:这就是诸葛亮所为将军谋划的事,希望将军可以考虑。这句话是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之中的《三顾茅庐》。这个典故发生在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次拜访居于茅庐之中的诸葛亮,而他们的谈话内容就决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为刘备详细的介绍了刘备想要成就霸业,北方曹操占有天时,而南方孙权则占有地利,至于将军则可以预测人和,需要先攻取荆州,在四川...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好句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好句摘抄:1、吾手中宝刀却不老!3、子龙一身都是胆也!3、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4、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8、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
-
忆读书vs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
忆读书vs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感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感悟,,好词摘抄: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好句摘录:1、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4、赔了夫人又折...
-
庖丁解牛5个成语
庖丁解牛5个成语,,一、游刃有余意思: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出处:《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译文:因为那牛体的骨节有空隙,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把没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它对于刀的运转必然是大有余地的了。二、目无全牛意思: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
-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就会联想到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奸诈的曹操,仁义的刘备,心胸狭窄的周瑜,谨慎的孔明,勇猛的张飞,献帝的昏庸。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都刻画地淋漓尽致。其中,我最...
-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10篇,,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认真读了几遍后,我觉得受益匪浅,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周瑜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欲假借取西川之名夺回荆州,不料又被诸葛亮识破,大败而归。最终因伤口复发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哀叹。我还真为周瑜感到惋惜,说起来他也算是三国时的一代风流人物,可惜啊!周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几场小小的败仗就让自己一命...
-
三国演义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
三国演义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比如曹操手握大权,可以联想到一些有政治大权的成功人士;诸葛亮神机妙算可以联想到身边一些非常聪明、做事非常灵活的人。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
-
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1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100字,,1、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阅读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如下:我读过《三国演义》后,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读过很多书,有很高的智慧。2、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因为箭快用完了,所以就想了一个方法,能够在三天之内向曹操借十万支箭。3、那天正好雾很大,诸葛亮把船停在那儿,船上有很...
-
出师表为什么要背
出师表为什么要背,,1、《出师表》的经典词句容易出现在考试里。2、背诵《出师表》能增加古文知识和理解能力。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很多知识可能一辈子都不能直接用上,但正是这些用不上的知识在组成你的智慧涵养和性格。3、背诵《出师表》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背诵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学生的背诵能力,此时就转...
-
出师表名句
出师表名句,,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鞠躬尽力,死而后已。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6、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7、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8、今南方已定,兵甲已...
-
卧薪尝胆20年
卧薪尝胆20年,,勾践(约前520-前465),是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年允常卒,勾践继位。前494年,吴伐越,大败越。勾践夫妇入臣于吴,为吴王夫差养马三年,卧薪尝胆。前491年(句践七年)返国,誓复吴仇。建都大越(今绍兴),任用范蠡、文种、计倪等一批能臣谋士,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生聚教训,国力大增,终于在勾践24年(前473年),一举吞并吴国。进而迁都琅琊,窥视中原,会齐、晋等诸侯于徐州,并致贡...
-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500字作文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500字作文,,1、在《三国演义》这本谋略之书中,不仅能读出各种不同的谋略与智慧,还能读出感动、忠义、爱国等等。第一章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便令我感动,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可贵。2、那时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只不过是几个平民小贩,而他们却凭借共同的志向,凭借共同的爱国精神,走到了一起,结成了生死之交。谁又会想到,正是他们之间深厚的手足情,才有了那一个个英勇杀敌的表现,才有了那一个个忠君...
-
出师表临表涕零的意思
出师表临表涕零的意思,,《出师表》临表涕零的意思: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临:面对。涕:眼泪。零:落下。《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 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文章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
-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作文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作文,,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的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然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
-
宇文姓氏现在还有吗
宇文姓氏现在还有吗,,宇文姓氏现在还有。只不过还没有人统计过,所以比较少见。宇文是个古老姓氏,追及源头,是在魏晋时期,北方有一个神秘鲜卑部落,以神农后人一族自称,某一天有首领偶然捡到一枚玉玺,玉玺上刻着皇帝玺三个字,大家都觉得这是天神的旨意,于是借当时天和天子的称呼改号,一直到宇文氏进驻中原又改名字叫宇文国,宇文这个姓也逐渐与汉姓文化融合到了一起。宇文这个姓氏还没有被收录进排行前一百的大姓之中,只...
-
蹦迪满分是什么意思
蹦迪满分是什么意思,,蹦迪,是一项剧烈的运动,多被年轻人喜爱,蹦迪是由“迪士高舞”演变而来,现在多指去舞厅跳迪斯科,而蹦迪满分是指这个人跳的节奏感很好,水平非常高。蹦迪的节奏感非常的强烈,人们可以在场地之内随意的挥动四肢,跟着音乐的节奏跳动,舒展全身筋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一群人一起,只要不一会儿,便可以进入音乐的节奏无法自拔,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片刻就会大汗淋漓。但是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以及炫目的灯光...
-
师恩难忘猜灯谜
师恩难忘猜灯谜,,教我如何不想他。“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汉族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汉族民间十分流行。”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汉族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