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学案

一、导入

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国运衰败,他们为国家哀痛;鸦片横行,人心麻木,民族积弱,他们为民族哀痛;天眼频仍,征战连年,家破人亡,他们为人民哀痛!这种“哀痛”成为他们为国为民奋斗的动力,这种“哀痛”是为中华崛起的勇士

们的心灵本色。他们是哀痛的,同时也是幸福的,勇士们幸福于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今天我们走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共同感受、体会刘和珍的哀痛和幸福。

二、写作背景(学生汇报所收集的有关材料)

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

三、解析文章标题(结合注解),理清文章思路

1、请学生结合预习情况,谈谈对题目的见解。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结合:为什么要纪念刘和珍?怎样纪念刘和珍?纪念刘和珍有什么意义? )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

明确:三、四、五节。

(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缘由。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四、刘和珍的印象(多媒体展示刘和珍图片)

这是咱们在“三一八”惨案中看到的刘和珍,是一个为了民族的前途,为了国家的命运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一个英雄,是一个为了突破黑暗而呐喊着,挣扎着,奔扑着的一个勇士,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这篇文章,通过鲁迅先生的笔,我们会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刘和珍。

五、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全文第一、三、四、五节提取信息讨论并归纳:文章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摘录原文句子,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你能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 多媒体展示)

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明确:事迹

1、预定《莽原》一“毅然”一 追求真理

2、参加师大学潮斗争:

(1)“反抗”一坚持正义,敢于斗争

(2)“微笑”“温和”一 和蔼可亲,善良乐观

(3)“黯然”一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

3、前往执政府请愿一“欣然” 一爱国 热忱

印象:“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

性格:和蔼,善良。形象:刘和珍君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近卓识,温和善良而又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刚才我们从不同角度对刘和珍进行了一个公认,我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很多年后我成了一名教师,一遍一遍的触动,那个和蔼的、微笑的旧影永远的就像烙印一样烙在了我的心里,怎么也挥不去,我摘录了一些鲁迅先生文章中的句子,把它连在一起,我惊喜地发现,这些句子在一起尽形成了一首如泣如歌的赞美诗,咱们来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