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和灵敏的区别是什么
灵活和灵敏的主要区别:
1、词语读音不同
灵活 [ líng huó ]
灵敏 [ líng mǐn ]
2、词语解释不同
灵活:敏捷、不呆板;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
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
3、词语出处不同
灵活:毛泽东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原则性要灵活执行。”
灵敏: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他不过感觉灵敏,早感到早说出来。”
扩展资料:
1、灵活和灵敏的近义词
敏捷
【拼音】[ mǐn jié ]
【解释】(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出处】唐·杜甫《不见》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他虽然才思敏捷,创作了那么多诗歌,但是却一生漂泊,只能以酒浇愁。
【例子】零星的时间,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为完整的时间。
2、灵活和灵敏的反义词
缓慢
【拼音】[ huǎn màn ]
【解释】不迅速、慢
【出处】巴金 《寒夜》二九:“母亲也看得出他在用缓慢的脚步走向死亡。”
【例子】秋雨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
相关内容
-
自然选择的证明分成若干个部分
自然选择的证明分成若干个部分,,1、自然选择的证明每段概括如下:第一段:提出论点,在自然条件下生物的变异种,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第二段:从事理上推断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合理性。第三段:物种起先是以变种形式存在,可以解释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很繁 盛、有大量变种等生物现象,而特创论则不能解释。第四段:自然选择可以解释生物的演化、改良、灭绝,以及可以规划大小 不等的类群等生物现象,而特创论则不能。 2、达...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400字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400字,,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要有理想和目标。理想和目标是前行的动力和方向,如同指路的明灯,引导着我们踽踽前行,在人生的高潮时提醒自己谦虚谨慎,在人生的低谷时莫要自怨自艾,心中有目标无论何时不至于迷失方向。理想和目标应该是明确清晰的,不能模棱两可,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具体合理的人生规划,才能在选择职业时有重点、有方向、有侧重。既然我们选择了工商工作,就要树立终身为工商事业奋斗的目...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每段概括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每段概括,,《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每段概括:第一段(1一2节):马克思认为,认真地考虑选择是年轻人的首要责任。第二段(3—16节):马克思提出了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第三段(17—28节):马克思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和自己职业选择的基本准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字:安分(fèn)藐视(miǎo)赐予(yǔ)惩罚(chéng)吮吸(s...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300字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300字,,《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由作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发布的中学毕业论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作者简介: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支持他理论的人...
-
新时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新时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要有理想和目标。理想和目标是前行的动力和方向,如同指路的明灯,引导着我们踽踽前行,在人生的高潮时提醒自己谦虚谨慎,在人生的低谷时莫要自怨自艾,心中有目标无论何时不至于迷失方向。理想和目标应该是明确清晰的,不能模棱两可,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具体合理的人生规划,才能在选择职业时有重点、有方向、有侧重。既然我们选择了工商工作,就要树立终身为工商事业奋斗的...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3000字读后感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3000字读后感,,本文作者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1835年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前夕,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论文,本文主要阐明了关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因素,怎样选择职业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200字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200字,,马克思在他十七岁中学毕业时写下这篇毕业论文,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虽然已经逝世,但他的思想却依然留存,我们从中也受益匪浅。细读这篇文章后,见识到他当时就具有的极高觉悟,震撼不已。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从几个方面谈论了青年在毕业后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一些事情。首先,马克思谈到,人作为高智能生物的存在,区别于其他动物有人自身对实现一个目标时使用方法的选择。这是极其重要的,人有...
-
进东北为何必走山海关
进东北为何必走山海关,,山海关管的名字是不用过多解释的,这是一个很早就出现的地名词,地名的含义就解释了山和海的关隘,南面就是渤海湾,另一面就是关城北部的角山,把整条路走完,可以从起点老龙头经澄海楼到终点太平顶。这天险狭隘决定了进入东北的道路只有这么一条。进东北为何必须经过山海关实际上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从版图上来看,东北地区在蜿蜒山脉的封闭下成了盆地,明朝清朝时代,进入东北...
-
记念刘和珍君出处
记念刘和珍君出处,,《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作者简介:鲁迅,...
-
记念刘和珍君每个小标题
记念刘和珍君每个小标题,,1、写作的缘由:纪念死者。2、写作的目的:唤醒庸人,牢记血债。3、描写记忆中的刘和珍君。4、记叙刘和珍遇害的消息。5、记叙刘和珍遇害的经过。6、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7、说明这次惨案的意义。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创作背景:《记念...
-
记念刘和珍君每段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每段分析,,1、语句: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赏析:“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
-
记念刘和珍君全篇
记念刘和珍君全篇,,《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综观全文的思想意...
-
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句
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句,,《记念刘和珍君》重点语句赏析如下:语句: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赏析:“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
-
记念刘和珍君小标题
记念刘和珍君小标题,,1、写作的缘由:纪念死者。2、写作的目的:唤醒庸人,牢记血债。3、描写记忆中的刘和珍君。4、记叙刘和珍遇害的消息。5、记叙刘和珍遇害的经过。6、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7、说明这次惨案的意义。8、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9、创作背景《记...
-
如何写读后感800字
如何写读后感800字,,《骆驼祥子》这本书是一本讽刺小说。通过祥子从一个积极上进、扎实肯干的大好青年,最终沦为无恶不作、好赌成性的社会败类,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败,讽刺了政府的无能和封建制度的泯灭任性。祥子的遭遇充分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肮脏的一面毫无保留的揭露出来。文章开头我认为祥子是一个心地善良、淳朴的好少年。在与生活斗争中,积极向上,努力想要买到自己的车子,过平平安安的生活,可是命运就是这样捉弄...
-
论语十则赏析及感悟
论语十则赏析及感悟,,《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这十则教给了我如何处世待人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小学学古诗《枫桥夜泊》时,其中有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师给出的解释是...
-
记念刘和珍君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教材,,《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记念刘和珍君》...
-
记念刘和珍君情感
记念刘和珍君情感,,鲁迅先生以含悲之笔,以一个“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去“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微漠的悲哀与淡红的血色,感受到了中国女子的“微笑”、“从容”与“伟大”,他的心由此震动,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作者的心情实在是悲哀与愤怒之极,他认为三月十八日是“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为他“只觉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