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介绍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由作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发布的中学毕业论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人希望成为诗人、科学家或哲学家,献身文艺和学术事业;有的人打算充当教士或牧师,幻想天堂的幸福;有的人则羡慕资产者的豪华生活,把舒适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马克思与其他同学的想法不同,他没有考虑选择哪种具体职业,而是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上加以考虑和回答。
相关内容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000字读后感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000字读后感,,通读了原文后,感叹于马克思先生十七岁时缜密的思维和深刻的思想,阅读时心中反复的冒出些疑问,竟然都在下文得到了解答,恕我的水平无法做出些评价,下文仅仅是阅读时的记述。开篇马克思先生提到人类的特殊性,即人类拥有自己去寻找自身在社会地位的手段,区别于动物只能安分的在自己应该的活动范围内活动。这是人类优越性的体现,可是选择的二义性会产生坏的结果的可能。从这里引出人...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300字读后感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300字读后感,,世界因为有不同的人,才成为漂亮的样子。刚强的人因为有软弱的人来衬托而显得格外伟岸,为善的人因为有作恶的人来衬托而显得格外慈悲,英雄因为有普通人来衬托而显得弥足珍贵。我不是说因此我们就要勇于往坏的方面发展好去衬托别人,而是英雄会在世上成为旗帜带领更多的人向前走。马克思是那个时代中的英雄,是精神世界里的巨人,他在17岁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至今广为传颂...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00字读后感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00字读后感,,马克思出生于拿破仑帝国覆灭,封建势力重新复活,普鲁士专制政府试图恢复昔日封建社会结构的莱茵省。但它当时却充满了自由的空气,盛行着自由主义的精神。马克思就是在这样一个政治和思想环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中学时代。另外,马克思父亲脑中的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启蒙思想对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马克思这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中学论文,正是在他异于常人的思想下诞...
-
孩子学全脑开发的利弊
孩子学全脑开发的利弊,,现在孩子为了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于是就会选择去学习全脑开发。这种方式不仅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可以更好把生活中各个细节都给把握住,还能积累更多的素材也能运用起来,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足以把复杂的知识给简单化下来。不过有好处还是有坏处的,坏处就是无法让孩子自主去学习,而且过多学习,可能无法去感受到更好事物的美好,同时硬塞给孩子,没有估...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写于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写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于1835年8月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由作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发布的中学毕业论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作者简介: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
-
静女描述了什么样的爱情
静女描述了什么样的爱情,,《静女》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歌颂与追求。《国风·邶风·静女》,原诗为: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白话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背景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背景,,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人希望成为诗人、科学家或哲学家,献身文艺和学术事业;有的人打算充当教士或牧师,幻想天堂的幸福;有的人则羡慕资产者的豪华生活,把舒适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马克思与其他同学的想...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主旨是什么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主旨是什么,,《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由作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发布的中学毕业论文。文章论述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阐明了选择职业要遵循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统一的原则,表达了作者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人生追求。名句积累1.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主要内容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主要内容,,1.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3.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众人之上的东西。4.自卑是一条毒蛇,它无尽无休地搅扰、啃啮我们的胸膛,吮吸我们心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简介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简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由作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发布的中学毕业论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人希望成为诗人、科学家或哲学家,献身文艺和学术事业;有的人打算充当教...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马克思在他十七岁中学毕业时写下这篇毕业论文,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虽然已经逝世,但他的思想却依然留存,我们从中也受益匪浅。细读这篇文章后,见识到他当时就具有的极高觉悟,震撼不已。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从几个方面谈论了青年在毕业后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一些事情。首先,马克思谈到,人作为高智能生物的存在,区别于其他动物有人自身对实现一个目标时使用方法的选择。这是极其重要的,人有了...
-
被子150×200cm是什么意思
被子150×200cm是什么意思,,每到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总是要裹上厚厚的被子来保证身体的暖和,很多人都想知道被子150×200cm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被子150×200cm的意思是长200厘米,宽150厘米,即长2米,宽1.5米。一般来说,五斤的被子是指被子里面的填充物有五斤,如果被子再加上外面的被罩的话应该大约有六斤左右。比较适合在春秋天盖,而且并不会很冷,如果是天气比较寒冷的话,最好选择十斤...
-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2-7段分成四个部分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2-7段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①):交代自己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并引出演讲内容。第二部分(②—⑦):讲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择,列举实例,使人警醒。第三部分(⑧):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名:《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选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的第15课,这篇课文是王选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讲稿。本文在选入教...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启示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启示,,组织部分同学就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开展了读书活动。活动之后,我收获颇丰。当今社会,我们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都有一段迷茫期。要么是犹豫考研还是工作,要么是不清楚找工作社会需求为主还是兴趣为主等等。我们都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考虑我们的内心渴望得到的到底是什么。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并非是你挣了多少钱,也并非是你出了多大的名气,而是在你的工作领域也好,目标追求也罢,你...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900字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900字,,马克思曾说过:“职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诚如斯言,我们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不光需要考虑“自我”,更要关注“大我”,这样才能做到无愧于心!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主张,我又细细拜读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读后深有所感,不禁细细咀嚼,流连忘返。马克思首先提到我们要认真思考未来职业的动因与可行性,这个问题关乎到我们未来是否能够...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解析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解析,,《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由作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发布的中学毕业论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赏析: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是生活和工作的目标。一个人如果仅仅从利己主义的原则出发,只考虑如何满足个人的欲望,虽然也有可能成为出色的诗人、聪明的学者、显赫一时的哲学家;可是,他绝不能成为伟大的人物,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的事业是渺小的,他的...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写作背景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写作背景,,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人希望成为诗人、科学家或哲学家,献身文艺和学术事业;有的人打算充当教士或牧师,幻想天堂的幸福;有的人则羡慕资产者的豪华生活,把舒适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马克思与其他同学...
-
最后一课哪个国家
最后一课哪个国家,,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1912年被胡适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