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论文2000字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感悟

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人希望成为诗人、科学家或哲学家,献身文艺和学术事业;有的人打算当教士或牧师,幻想天堂的幸福;有的人则羡慕资本家的豪华生活,把舒适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唯独马克思与其他同学的想法不同,他没有考虑选择哪种具体职业,而是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上加以考虑和回答。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就已经把人们的活动、人们的职业与人们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后来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所以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关键在于其思想中存在着异于常人的睿智。当时正值拿破仑帝国破灭,被推翻的封建势力重新复活,自由主义再次席卷欧洲大地。马克思在这样的环境中饱受了启蒙思想的熏陶。再加上其父亲头脑中充满了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启蒙思想,他的言行举止对少年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这亦成就了马克思在思想和言行上都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睿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虽然只是马克思的中学论文,但思想见地却已经达到了常人不可比拟的阶层。

马克思就选择职业这方面用自己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进行了深度剖析。马克思认为,选择职业是关系到个人生活目的和生活道路的重大问题。因此,不应该为一时的兴趣、渺小的激情、个人的虚荣心所左右,而必须采取严肃的态度,“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马克思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问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选择职业不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要明白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是无法支配的,于是便会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名利中。这个人已经不能再自主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马克思还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以此为指针就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这才是最高尚的职业。选择这样职业的人才是最崇高的人,才是人们最敬仰的人。马克思的考虑很深刻,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只有把社会需要放在第一位,选择符合国家需要的事业才是正确的。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是生活和工作的目标。一个人如果仅仅从利己主义的原则出发,只考虑如何满足个人的欲望,虽然也有可能成为出色的诗人、聪明的学者、显赫一时的哲学家;可是,他绝不能成为伟大的人物,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的事业是渺小的,他的幸福是自私的。一个人只有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为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才是高尚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才有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当然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也一定要充满热情,对工作的深切热爱是我们努力的源泉。这正如马克思在文章里提到的“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过程中才“始终不会情绪低落”。

另外,在选择职业时还要考虑到个人的体质。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己力不能胜任的工作,那么我们的热情很快就会被耗尽,最后只剩下妄自菲薄。正如马克思所说“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马克思会对青年选择职业有如此见解,可见他在17岁得时候就有了明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人类服务,这就是少年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也是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在后来漫长的斗争岁月中,他始终不渝地忠实于少年时代的誓言。他的一生,就是为人类服务的最光辉的榜样。由此看,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观念,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能在泥沙俱下的意识洪流中坚守自己的天地,才能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下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