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节新内涵

《乡土情结》中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提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内涵。

《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结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作这篇散文的,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他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因此,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再加上香港回归这一特殊的背景,作者从家到国展开联想就十分自然了。作品叙古写今,纵横捭阖,酣畅淋漓,文中征引了大量的诗文、史料和典故,不仅说明了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通过它们营造了一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乡土情结》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 乡土情结”。这一段多处引用古诗,引导读者去想象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

第二部分(第2—6段):按人生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可分为三层。

第2段为第一层:从人的成长角度写乡土情结的由来。

第3至第4段为第二层:写人因远离故乡而引发思乡之情。

第5、6段为第三层: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既照应前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部分(第7段):归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作者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鼓励在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