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省略句:举之以予人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启发)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旧事)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亡: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动词)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

与: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动词)

2、与战胜而得者(和。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