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

(二)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驴,在人们眼中,仿佛只知整天拉车、拉磨,是一种驯良的动物。殊不知它也曾让百兽之王老虎心惊胆寒而远远逃遁。只不过因为它没有把握这大好机会,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优势,终成为老虎的盘中餐、腹中食。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柳宗元的寓言故事《黔之驴》。

(二)整体性点拨

1备兄全文。

(1)齐读全文,矫正字音,如慭(yìn)、狎(xiá)、踉(liáng)、(kǎn)。

(2)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全文意思。

(3)学生质疑(学生对书未下注的部分生字难句可提出疑问)。

(4)师生共同解疑,教师提示应着重掌握的文言现象。

实词出近:接近,靠近。胜:能承受。技:技艺。

词类活用蹄:用蹄子踢。(名词作动词)

句式以(之)为神:把它当作神。

(5)朗读全文。

要求:朗读时体会词句含义,并想象具体的故事情节。

(6)即兴表演《黔之驴》。

具体安排:请两位学生分别饰演驴和虎,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

(7)请学生当导演,对演员的表演进行指导。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表演进行指导、评说。

①表演时,动作、神态、语言结合课文。

虎动作:见、窥、近、遁、视、近、荡倚冲冒、跳踉、

大阚、断、尽神态:慭慭然、大骇、甚恐、喜语言:技止此耳

驴动作:一鸣、蹄之神态:不胜怒

②驴与虎的关系变化,即虎是如何一步步进逼,驴是如何一点点丧失自己的优势的。

虎惧驴→虎识驴→虎戏驴→虎吃驴

③虎与驴的形象分析

虎: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勇于出击,战胜对手。

驴:没有自知之明,外强中干,虚张声势。

(8)再邀请两位学生表演,注意刚才“导演”所提的.要求在表演中有无体现。

(9)朗读全文。

要求:注意体会文中是怎样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虎和驴的形象的。

(说明:安排的3次朗读旨在使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所设计的表演及导演评说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和整体形象的把握,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感。)

(三)布置作业

1弊芙峄累出自本文的成语(可翻阅工具书,了解含义)。

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

2痹亩亮宗元《三戒》中的《永某氏之鼠》。

要求:

(1)概括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2)比较《永某氏之鼠》与《黔之驴》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

(1)为非作歹者终将受到惩罚;姑息养奸必将招致祸患;要做嫉恶如仇、锄暴惩恶的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阐发)

(2)相同点:

①通过简短的故事表现深刻的寓意。

②善于运用动物形象,起到讽刺的效果。

③都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表达作者的观点,揭示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