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生字词,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

2、翻译文段内容,了解每一文段的中心意思,理解作者的论述观点、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3、理解作者对舍生取义的高度赞扬和对见利忘义的强烈批判之情,努力做一名有正义之心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翻译句子和文段,理解全文内容并积累常用词汇: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难点:理解作者的中心论点,并把握作者论证推理的过程和方法,明确作者对舍生取义的高度赞扬和对见利忘义的强烈批评。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启发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作者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孔子仁政思想的继承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人称“亚圣”。

主要思想有:仁、义、善(“民贵君轻”、施仁政、性善论等等)。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列“四书”(其他三书《论语》《中庸》《大学》)

2、体裁:议论文

3、导语:《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倡导的一篇性善论文章,那么,什么是“性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意。

二、学

(一)、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积累生字词和通假字

1、生字词:箪:dān,盛饭用的竹制器具;

羹:ɡēnɡ,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事物;

蹴:cù,踩踏

2、通假字: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感恩、感激;

与:通“欤”yú,语气词;

乡:通“向”,先前、从前。

3、多音字:

恶: è, 恶劣

wù, 死亦我所恶

丧: sànɡ,贤者能勿丧耳

sānɡ, 丧事